打通微循环 让城市变得更通畅更美丽
打开坪山地图,观察其交通,可以看出这块区域不但对外快速干道少,而且内部路网体系不完善、内部交通不能形成循环、道路景观水平落后等多个问题,交通大会战开展起来,坪山在打通内部循环、提升道路景观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城区道路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打通肠梗阻,交通才能更通畅,去年 1月23日,作为坪山交通“大会战”开展以来首个完成项目,丹梓西路北侧修复工程全部完工,该路段正式通车。
据坪山新区建筑工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梓西路北侧修复完工打通了深汕路和丹梓路立交的一个瓶颈,方便新区群众、过往车辆的通行,这个工程是坪山新区交通大会战第一个竣工的工程,虽然修复的车道长度只有820米,但它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深汕路与丹梓路路口拥堵现状。
坪山辖区主干道尤其是深汕路大货车多,不但使得交通拥堵,还是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去年3月15日,坪山中心区部分路段开始限行大货车,市民开车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这一举措使得坪山中心区交通混乱的局面得以扭转,附近群众和司机拍手称快。
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坪山去年分两批共开通8条微巴线路,优化辖区内公交线网覆盖、实现公交社区、工业区的大面积覆盖。此外,坪山新区已经开通了63条e巴士定制公交线路,较好地解决了区内大社区、大企业员工的通勤需求。
交通管理如何更精细?针对横坪公路红绿灯多、深汕路掉头路口多影响通行效率问题,坪山交通部门进一步调整红绿灯设置和掉头路口,使其变得更加科学,经过两项优化调整,从碧岭隧道到新区管委会,开车时间缩短了10分钟。
坪山交警针对深汕路与建设路交会路口左转车道通行能力较差,常常造成此路口混乱拥堵的情况,进行了创新改造——设置全市首个静态借道左转车道,大大缓解了该路段的交通压力。
为激活辖区旅游资源,坪山拟建设全市首条云轨旅游示范线项目(跨座式单轨),初步推荐线路起于厦深铁路坪山站,终于马峦山。全长约10公里,设站10座,以高架方式敷设,车辆段拟选址于龙坪路与比亚迪路交界东北角,占地约11.2公顷,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已完成线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