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坪山新闻网

2016年度中国食品行业二十大事件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7-07-07 11:38 坪山新闻网


1.福喜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宣判

2016年2月1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依法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告人杨立群、贺业政等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

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两家福喜公司罚金人民币120万元;被告人杨立群等10人均被判有期徒刑。其中,澳籍杨立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驱逐出境。贺业政等9人被判二年八个月至一年七个月不等,并处罚金8万至3万元不等。

2.食品维权案多涉及“职业打假人”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对外通报,2015年10月之后的近一年时间内,该院共受理涉食品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23件,全部涉及“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人不同于一般消费者,具有相当专业的行业知识,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法定惩罚性赔偿谋取利益,他们紧盯食品标签类问题讨要十倍赔偿。

然而,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职业打假人开始面临“合法性”危机。该征求意见稿第二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但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随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阶段结束,职业打假人何去何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界定“营利为目的”或成难题。

3.“3·15”晚会曝光“饿了么”

在2016年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网络订餐外卖平台“饿了么”被曝光。报道指出,在“饿了么”网站上看到的餐厅门店与实际完全不符,门店无证经营,环境脏乱差,食品卫生堪忧,出现了如厨师将手指伸进锅里蘸汤汁、用牙咬开火腿肠放到炒饭中等情况。“饿了么”公司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照片,甚至默认黑作坊入驻这些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极大担忧。

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证照。然而央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申请“饿了么”开店,可以没有实体店,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证照。


4.南京破获医疗垃圾生产一次性餐具案件

2016年12月,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3个多月,侦破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现场查获医疗废弃物13.5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数3000多吨,涉案价值4000多万元,3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有些医疗垃圾已经加工成颗粒,进而加工成一次性餐具。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于2012年初起从南京数家医院以每家每月800元—1000元不等的价格回收混有针头、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这些医疗废弃物被加工成塑料颗粒,再通过塑料市场和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塑料制品厂家。甚至有一些黑心厂家用这些塑料颗粒加工生产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的原料。

5.营口打掉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团伙

2016年7月25日,新华社报道了辽宁营口警方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报道称,一周之内,营口警方先后查获了7个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窝点,收缴非法添加剂工业明胶3600公斤,工业用亚硝酸钠1公斤,复配水分保持剂2公斤,高强度建筑胶4公斤,毒香肠2135公斤,毒凉皮3562公斤,毒皮冻750公斤,收缴加工设备6套,初步统计涉案金额约260万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些工业明胶大多来自吉林省通化市。2012年以来,当地的一个犯罪团伙以每吨1.5万元的价格购进数百吨工业明胶,换成食用明胶包装袋或无标志的白编织袋,加价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8个省数百个市县(区)镇,仅辽宁就有9个城市“中招”。这些工业明胶大多被制成有毒有害食品,涉案总金额近亿元。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