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坪山区重点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9-12-22 19:13
分享:

12月20日下午,坪山区重点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坪山文化聚落会议中心召开,坪山区委政策研究室(区委改革办)、坪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现场介绍坪山区重点改革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现场提问。

新闻发布会内容实录:

主持人: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坪山区新闻发言人的助理余雁刚,首先向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召开本次新闻发布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聚焦坪山区重点的改革工作,展示坪山区2019年在经济体制、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情况,努力形成先行成果和经验,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坪山力量。

今天很高兴请来坪山区委政策研究室(区委改革办)副主任谷少传先生,坪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烨女士,坪山区科技创新局科技发展科科长黄晨聪先生,区发展和改革局产业和社会发展科负责人邓飞先生,请他们分别向大家介绍坪山区2019年围绕经济、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改革创新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有请谷少传副主任向我们介绍一下坪山区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总体情况。

坪山区委政策研究室(区委改革办)副主任谷少传:

大家下午好!我是深圳市坪山区委改革办副主任谷少传,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下面由我向媒体通报我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基本情况:

一年来,坪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重大机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加快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

改革整体成绩再上新台阶。全区全年承担上级改革试点任务13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4项,市级3项。其中,国家级的改革项目有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改革有关工作获得各级领导批示19次,其中伟中书记书面肯定性批示7次、如桂市长书面肯定性批示3次。我区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作为劳动纠纷处理源头治理的有效探索,被编入人民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案例推广。

经济体制改革呈现新气象。坪山高新区已经正式获批成为深圳高新区两个核心园区之一,创新发展激发新活力。主动谋划先行示范区建设,在体制机制方面深入探索,以香港名医诊疗中心落地为契机,推进两地医疗体制机制的对接,促进深港两地医疗资源的流通。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合作新平台。探索探索“医学城+医院群+产业城”新型发展模式,建设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成功获批全市第三代半导体新兴产业集聚区,大湾区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正式启用。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在企业服务上做“加法”,优先推行“网上办”,推广“秒批”模式,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在行政审批上做“减法”,推行“容缺受理”改革,涵盖12个部门100项事项。推行“备案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改革后的5个工作日。在服务效能上做“乘法”,全市率先实现“企业服务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道”。在强化监管上做“除法”,以构建“诚信坪山”为主线,提升商事主体的合规度和守信度。

民主与法治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构建公共信用信息运用新机制,全市首创风险信息分类,促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化。探索建立一套“1+2+4”全流程公共信用管理制度,力争实现对我区各单位行政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坪山区成为广东省首个获国家信用中心授权关联接口的区级单位,并成立了全国首个公共信用社会治理体验馆。截至目前,信用平台已归集辖区企事业、社会组织等78家信源单位、271项信用目录,累计归集信用数据380万条、“双公示”数据42万余条。全国首个信用体验馆投入使用,坪山区成功入围政务诚信百强区县。司法局获评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是全市唯一获奖单位。

文化体制改革谱写新篇章。深圳自然博物馆落户,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启用。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图书馆、美术馆等现代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机制。集聚一大批文化学者、艺术名家等创新人才,聘请著名文化学者周国平、著名建筑师刘晓都分别担任区图书馆、美术馆首任馆长,引起各界巨大反响。坪山文化聚落吸引了超50万深圳市内、外市民前来游览交流,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全面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模式,具有百年历史的“大万世居”“文武帝宫”被活化成为新的“坪山城市书房”,大万世居街区列入市十大文化特色街区,文化价值有效激发。坪山区图书馆、美术馆“两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荣获深圳2019治理现代化十大最佳案例。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挂街联社包居进厂”制度,建立政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AI+视频”创新社会治理应用系统项目获评2019年“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深化大数据开发利用和保护改革,整合数据资源推进循数治理。已全面接入并整合了20家市直部门、37个区内单位的业务数据,完成了136类42万个城市部件的信息采集、确权、上图工作,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率由15%提升至70%以上,公共WIFI重点区域覆盖率和无线连接成功率实现100%,在全市排名第一,城区管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此外,还依托智慧坪山科技创新手段,首创集“三库两系统一平台”为一体的信息化查违新模式,保障市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9.58%,其中两抢、两盗、八类暴力警情分别同比下降80%、40.31%和52%。

重大民生领域改革再上新台阶。正式成立深圳技术大学,成功引进深圳中学,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42万个,居全市前列。推进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改革试点,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提供学位1890个。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区医疗健康集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试业。出台并落实《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办法》,全方位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活,完成民生微实事571项。推进民生诉求流程优化改革,将全区148个电话、邮箱、微信、APP等各类民生诉求受理渠道整合为电话端的12345热线、微信端的“@坪山”、网页端的“领导信箱”三个主渠道。梳理形成统一的1007类事项总表单,为政府部门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提供有力支撑。全年各咨询、建议、投诉处置平均用时分别压缩至1个工作日、3个工作日、1小时-7个工作日。还建立热点问题、重复投诉的“秒回”机制,并推进督办问责。通过民生诉求系统反馈事件,最快处置仅用时7分钟。坪山区“@坪山”民生诉求系统荣获全国区县级“十大优秀创新案例”。公布民生情况的坪山区政府在线网站首次进入全国政府网站评估前20强。编制《坪山区城市道路设计指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在坪山召开现场交流会,道路交通安全“微设计微改造”经验全市推广。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省委深改委、市委深改委部署要求,旗帜鲜明把“双区建设”作为坪山改革发展的总牵引,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深度推进坪山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从严落实“一把手”抓改革的工作机制、在高新区建设、城市水务管理、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聚焦惠利民生的“微改革”,同时加强改革经验的提炼总结,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更多坪山力量。

主持人:非常感谢谷少传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有请王烨副局长介绍一下坪山区2019年在深化大数据、优化民生诉求流程方面的改革情况。

坪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烨:

大家好,我是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烨。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在这跟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下面,我先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通报一下我局改革攻坚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民生诉求流程优化成果显著

2017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学习借鉴知名企业“流程+IT”的经验,持续推进民生诉求流程优化改革,有序推进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

(一)具体措施

1.整渠道、统分拨。针对渠道众多,且分拨处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局从整合民生诉求受理渠道,统一分拨处置标准入手,将全区原有的12345热线、12319热线、政府邮箱、“美丽深圳”公众号、“@坪山”公众号、网格通APP等148个受理渠道整合成电话端的12345热线、微信端的“@坪山”、网页端的“领导信箱”三个主渠道。并结合各渠道的技术特点和市民的使用习惯,确立了以微信端的“@坪山”作为主推渠道的改革思路。整合后,微信端来源事件明显上升,2018年微信来源事件总量同比上升99.55%,2019年上半年渠道占比达56.46%。同时,将各种渠道的分拨人员进行整合,通过构建“1+6+N”的事件分拨体系,区一级的分拨人员统一整合到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6个街道分拨人员统一整合到街道指挥分中心,并实行应急值班和事件分拨“平战一体”运行模式,起到了1+1>2的效果。

2.并表单、缩时限。改革前各种渠道的事件分级分类大相径庭,事件处置的部门相互交叉,糅杂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各类事件的处置时限也从5个工作日到60个工作日,时间长短不一。针对这类情况,我局综合考虑了北京海淀、上海、我市宝安区等地区的事件分级分类情况,最终确定以数字城管系统事件分级分类体系为基础,对我区的民生诉求事件进行了分级分类。经过几年时间的梳理,目前,我区的民生诉求事件已经细分至1007类,厘清了很多长期推诿扯皮的事项,清理了一大批过期、无效的法律依据和部门规定,为政府部门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处理时限上,对咨询、建议、投诉处置等各类事件的平均用时进行了全面压缩。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近一半事件实现一天内办结,3天内办结事件达88.56%。

3.抓实效、优体验。由于前面所述的渠道多、标准不一、部门职责交叉等问题,导致了许多通过多平台反馈的同一事件或者短期内有矛盾升级趋势的热点、敏感问题,因无法及时横向交流、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增加了处置压力、延误了处置时机、影响了处置效果。且由于各类渠道的评价考核标准不一致,也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群众的满意度。对此,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进,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每周书记办公会第一议题固定通报民生诉求事件办理情况,高位推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对推诿扯皮及懒政怠政的部门、人员进行问责。同时,通过采取“首办负责制”“并联派件”“正向激励”“先抢修、再问责”的快速响应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事件处置效率。在群众体验方面,我局持续优化“@坪山”的登录和事件受理界面、简化操作流程、优化系统使用体验。建立“处置速度、处置效果、服务态度、系统体验”等多维度五星制评价体系,倒逼各部门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4.融智慧、促治理。改革前,因分类标准不一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分析困难,热点和敏感问题难以察觉、传导时效性差。大量尚不太尖锐、处于发酵期但处理不好很可能升级为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难以传递到主要领导层面;好的意见、建议也难以让决策层及时感知。资源投入的分散和管理标准的混乱导致了群众参与体验普遍不佳,大量的渠道圈粉难、用户活跃度低,且极大影响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改革后,我局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建立模型库,开展定制化数据统计分析服务,探索实现民生诉求统计分析结果和投诉、建议内容的精准推送。至今已积累了高频事件类型、高发路段、高发区域、高发时段等200多个常用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累计编制各类数据分析报告321期,提出意见建议1026条,便于区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精准治理。同时,探索引入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建立热点问题、重复投诉的“秒回”机制。

(二)成效和反响

坪山区重塑民生诉求体系、倒逼政府部门流程再造的改革实践,建立了“一张表单统情况、一个系统分事件,一套标准抓落实”的新型民生诉求系统,形成了公众参与更积极、事件处置更高效、政府运行更透明、政民关系更和谐的良好社会反响。

2019年,该项改革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及多方媒体的一致好评。其中9月23日,《@坪山,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获国务院官网转载,被国务院办公厅刊物《政务公开工作交流》第23期采用,供全国其他地方学习借鉴。10月20日,《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员会、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以民生诉求系统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相关情况报告》得到伟中书记批示肯定。12月1日,《部门吵“民生架”群众受“改革益”——探访深圳坪山区的精细化“治理经”》经新华网刊登,被200多家传统媒体采用,国务院网站、深圳特区报头版等纷纷转载,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接近110万人次。12月7日,坪山区“@坪山”民生诉求系统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肯定,荣获国家区县级“十大优秀创新案例”。12月8日,在2019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中,《深圳市坪山区以民生诉求改革为抓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进入全国10佳案例。

二、深化大数据改革取得较大成效

(一)主要做法

在深化大数据改革方面,我局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1.智慧化,让数据活起来。政府各部门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如何让这些“沉睡”的数据活起来,为我们所用,是大数据改革的先决条件。为做好该项工作,我区于2015年底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区级大数据平台,经过四年的运作,目前,大数据平台已基本完成二期项目建设,形成智慧坪山展示页面及指标体系,治理人口、法人等13个智慧城市主题库群,共计约87亿条数据,治理民生、气象、交通分析等专题数据3.7亿条。同时,依靠大数据平台现有数据和算力,今年,我局共编制各类报告54期,协助统计各类数据、报表次数共113次,为区领导和各单位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2.标准化,让数据通起来。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之所以难以融通,除部门系统对接问题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数据的准入标准不一致,导致融通难、治理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局从与群众最为密切的政务数据入手,开展了数据治理的标准化建设。一方面,初步编制了《坪山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对数据的标准进行了统一。另一方面,新增41项数据共享编目、343项订阅目录、182项共享目录,实现91项326753条数据主动开放。为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下坚实基础。

3.制度化,把数据保护起来。数据在政府各部门互联互通后,如何在政府内部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保护,也是深化大数据改革的一大重点。对此,我局先行先试,在全市率先推行隐私保护制度。同时,创新数据保护及审查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首席隐私官制度,聘请大数据专家作为我区的首席隐私顾问,为政府应用数据的开放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成效和反响

我区作为全市唯一一个与市政数局共同主办2019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的区,除协助做好大赛各项工作外,还单独设置坪山民生诉求分析赛和坪山视频识别分析赛两个专项赛。

今年6月,基于大数据算法的“AI+视频”创新社会治理应用系统项目在2019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2019年“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为全省唯一获奖单位、全国唯一获奖区级单位。

以上是我局关于民生诉求流程优化和深化大数据改革的相关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烨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黄晨聪科长介绍坪山区2019年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改革方面的工作情况。

坪山区科技创新局科技发展科科长黄晨聪: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对坪山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是坪山区科技创新局的黄晨聪。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一下2019年以来,围绕“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改革”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2019年,我们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拼搏姿态,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我们以深圳高新区坪山核心园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围绕政策引领、产学研协同、人才服务、科技金融、孵化育成等五个方面,营造了日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一、明确坪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定位,深入落实“委区共建”管理机制

2019年4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首次明确了坪山园区的核心园区地位。8月6日,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以下简称“坪山高新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深圳国家高新区“一区两核多园”发展格局的正式确立。同时,我们积极联合市科技创新委探索“委区共建”机制,通过“高位推动、多部门协同”等方式,加快坪山高新区的建设工作,推动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国家深圳IC基地坪山园和分平台、深圳中学(深圳市四大名校)等优质市级资源落户坪山。在这里,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包括市科创委在内的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级层面即将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坪山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下一步,将以更高规格、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将坪山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核心。

二、持续深化创新生态体系改革,初步构建“5+1”区域创新生态体系(“5+1”即,构建五大创新体系: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孵化育成体系,营造一个创新氛围)

一是构建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政策引领。我们发布了2019年区委第一号文件,明确了科技创新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修订完善了“科技创新20条”及其操作细则,为我区加快新兴产业企业聚集提供精准有效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就在前天,深圳市在全球招商大会上发布了“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新型显示、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疗、金融科技、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十个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力度支持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广等项目建设。接下来,我们也将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发挥市区两级政策的叠加优势。2019年1-10月,三大主导产业新增企业3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379家;较2018年年底分别增长37.28%、35.68%、37.32%。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新增企业119家,较去年年底增长40.34%;产业产值更是连续10个月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率。

二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我们始终聚焦产业链、创新链的薄弱和缺失环节,先后推动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等研发、转化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深圳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开园,在持续增强企业研发能力的同时也加快推动项目孵化转化。目前,全区拥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载体共计71个,较2018年年底增长51.06%;有效发明专利达4349件,增长19.08%。

三是构建科技人才服务体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我们以科技发展需求为目标,“走出去”招才引智,主动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出入境和停居留等突出问题。我们在拥有全市体量最大的人才保障住房的基础,今年又新筹建了近7000套住房,确保人才引得进、住得下。同时,我们依托全市唯一的区级外国人来华许可工作站,极大便利了海内外人才工作签证的办理。目前,全区拥有院士14人、高端科技人才200余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近300人。

四是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我们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难点,出台“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相关政策,推动打造“金融机构、金融支持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政策”的“2+1”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同时,瞄准政府资助公示与拨付的空档期,携手浦发银行开设全市首个“科技助力贷”项目,为已公示获得政府资助的企业、项目提供1:1的科技助力贷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五是建立创新孵化育成体系。我们在引进大企业的同时,也不忘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我们持续完善创新空间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全生态链创新孵化育成平台;今年新投入运营“密码+区块链”孵化器等6家孵化器;累计拥有孵化器、创客空间达14个,在孵企业103家,共获得创业投资资金7800万元。

六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环境。2019年,我们先后举办了各类创新赛事、活动30余场,累计带动来坪山创新创业交流对接项目1300余个、30000余人次。在参与举办深创赛国际赛、高交会等赛事活动的同时,我们坚持眼光向外,引进了北欧最大规模的科技创新盛会——Slush深圳2019大会,开创了我省区级政府承办国际创新大会的先河。不仅如此,我们还持续推动科普教育工作,今年首批认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为“坪山区科普教育基地”,将极大地丰富民主科普知识,也将进一步营造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看,近年来,坪山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改革成效明显,科技人才、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等方面均有大幅增长,“区域创新体系改革”更是获评为“2018年度深圳市优秀改革项目”。

接下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紧抓“双区叠加”机遇,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在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持续下功夫,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创新坪山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晨聪科长的介绍。下面有请邓飞科长向我们具体介绍坪山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情况。

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产业和社会发展科负责人邓飞:

大家下午好!我是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产业和社会发展科负责人邓飞,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下面由我向媒体通报我区统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基本情况:

坪山区作为全市营商环境七个试点改革区之一,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今年来,坪山聚焦辖区企业发展突出问题,深入300余家企业调研,找出亟需解决的营商环境问题。结合中国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借鉴国内先进经验,于10月24日,在全市率先推出《深圳市坪山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改革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16大改革任务、55项具体改革措施,涵盖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内容,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出台后,健全优化长效机制,推动各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在政务服务方面,我们推出“一门集中”“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容缺办”“一站式协办”,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一是推动“水电气”等公共事业服务、专业分厅业务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一门集中”率达到96%,基本实现“应进必进”。二是推动114个事项实现“秒批”、137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目前,我区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9%,100%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三是我区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了69.14%,行政审批效率提高了一倍。通过精简办事流程,超过30%的事项实现即来即办,有效减少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现场等候时间。四是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保和医保业务区、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全覆盖,推进更多业务下沉街道和社区。五是实施部分事项容缺受理,截至目前,共有276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材料容缺受理。六是升级坪山区行政服务大厅创新广场分厅“一站式协办服务”,围绕企业工商服务、人才服务、外商投资企业三大企业关注事项,精心整合协办服务内容,系统推出商事主体登记、人才补贴申领、外商投资企业迁入等49项协办服务事项,实行“专业队伍协办、全程专业导办”的服务模式,切实做到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尤其在纳税服务方面,大胆尝试前沿科技手段的运用,在全市范围内首创办税群体AI洞察分析、首创“智能填单辅助系统”、首创“模块化办税服务厅”,实现“预审+填单+办理”全流程智能化。区税务局纳税人满意度连续两年在全国排名前列。

在监管机制方面,我们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监管机制。一是对新产业、新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在守住基本规则和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允许相关市场主体进入。二是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工作,提高监管效能,防止任意执法、执法扰民。三是强化信用监管,推广“信用+执法监督”平台,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在进出口监管方面,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危险化学品种类及危险特性等因素评估检验监管风险,对辖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差别化检验监管,建立“一企一台账”。进口危化品由逐批次抽检查验调整为一年一次,据估算,此举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约250万元。在税收征管方面,建立健全“以高效率管事为导向”的税源管理模式和“以高质量风险应对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对纳税人及参与经营相关自然人的税务遵从值评价,实现对高遵从企业文书类业务的“秒批”、对中遵从企业审批时限减少50%,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价值导向。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被市税务局作为深圳典型经验推荐至国家税务总局。

在产业政策方面,我们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和企业需求,出台“实体经济20条”,使得落户坪山的企业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该政策覆盖面广,无论是小微企业、骨干企业、还是总部企业,均有相应奖励措施,实现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层级的企业的全覆盖。该政策奖励面宽,企业在品牌质量创优、技术改造、工业设计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相应成果,即可获得不同程度奖励。

在创新创业方面,我们全力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紧构建特色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一是聚焦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形成“1+4”政策体系。人才(团队)创业、获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等均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并对企业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环节分别给予奖励补助,对非产业类科研活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国际科技合作等均设有相应政策条款。2019年,坪山认定的国高企业同比增长39.88%;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37.32%;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同比增长51.06%。二是积极打造“金融机构、金融支持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政策”的“2+1”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携手各类金融机构,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从种子期的天使投资,初创期的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长期的融资租赁、科技保险,到成熟期的上市辅导,为科技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19年累计发放科技专项资金1.7亿元,惠及近300家企业的400多个项目。同时,联合浦发银行开设全市首个“科技资助补贴贷款”,为进入公示期的、即将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初创企业提供等额贷款,实现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大幅降低。三是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环境。举办了科技创新大会、深创赛国际赛、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19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第21届高交会等立足深圳、面向世界、辐射全球的高质量创新创业交流活动17余场次,累计带动来坪山创新创业交流对接项目1300余个、30000余人次。特别是,还引进了北欧规模最大的Slush大会,吸引了全球10余个国家的2500多名嘉宾和观众,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坚持保护效果与保护效率并重,推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一站式”服务,真正把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落到实处。一是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继续抓好知识产权保护“36条”落实。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宣传,拟在大工业园区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基地,派驻熟悉知识产权保护业务的精干力量,通过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支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加强知识产权诉讼监督等举措,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主持人:

非常感谢邓飞科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深圳特区报:坪山区在推进落实改革体制机制保障上有何经验?

区改革办:一是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工作机制。将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四套班子“一把手”分别任深改委主任和副主任,强化区委深改委的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讨论制约发展的焦点、难点和堵点。同时书记、区长分别牵头了1项区重点改革项目,其他区领导也至少牵头了1项改革项目,做到党政主要领导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二是绘制全区深化改革路线图。全年共部署各领域9大领域63项改革任务,其中区级重点改革项目21项,部门重点改革项目42项,要求每个改革项目有明确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强化改革办力量,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协调全区改革工作,筑牢改革根基。在改革办推动下,将改革任务全面融入全区整体工作,既抓重点,又抓精细,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改革“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一项一项落实,一件一件推进。

三是优化改革工作制度协同高效运转。结合机构改革及部门职能调整,完善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民主与法治领域等9个改革专项小组设置。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规则》等3项工作规则,起草了《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议事决策工作制度》等3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区委深改委领导统筹改革职能作用、专项小组具体牵头作用和区委改革办的办事机构作用,促使改革各流程衔接有章可循。

四是加强宣传工作推广改革成效。总结全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借鉴推广意义的重要成果和经验做法,在《深圳改革》推出坪山改革专刊,在《深圳信息》刊登坪山改革案例,讲好改革故事。《部门吵“民生架”群众受“改革益”——探访深圳坪山区的精细化“治理经”》,被200多家传统媒体采用,深圳特区报头版、国务院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纷纷转载,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接近110万人次。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多次以领导干部宣讲、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让改革方案和政策深入基层,凝聚改革共识。 

五是开门搞改革调动公众参与。连续4年开展改革“金点子”“金方案”征集活动,打响坪山改革知名度。今年的改革“金点子”“金方案”征集短短两个半月就征集到600多条建议,公众参与空前热烈,并评选出本年度的“金点子”“金方案”,部分“金点子”和“金方案”将直接转化为“微改革”或成为指导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参考。

南方日报:听说坪山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请问这份方案有什么特别的举措?

区发改局: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精神实质,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一招。在全市率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优化营商环境“16+55”政策体系。

——靶向施策,精准解决辖区企业发展“疑难杂症”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发展突出问题,深入300余家查找企业办事遇到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提出亟需解决的营商环境问题72项,梳理形成《深圳市坪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调研问题清单》。借鉴先进经验,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精准施策。如针对企业反馈的多次执法、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行动方案特别明确建立分级分类执法机制、编制年度检查计划、限制非办案类的综合检查、探索统一执法标准等创新举措;针对企业反馈的审批环节过多、办事不便利问题,行动方案推出了开办企业“一窗受理”、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和验收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分步推进,“三步走”打造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区

坚持目标导向,制定营商环境改革行动三个具体目标,明确要求到2019年底,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强调依法依规办事,在开办企业、纳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补齐短板;到2020年底,狠抓建机制、推共享、形合力,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实现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在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等方面办事体验明显改善;到2021年底,推动促长效、成品牌、进前列,在执行合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政策环境等方面改革成效明显,建成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区。

——建立跟踪落实长效机制,确保各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制定政策、出台方案,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倒逼整改。为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我们加强对各牵头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督查室联合督查督办;对推进工作不力、拒不履行职责或弄虚作假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嫌违纪或职务违法犯罪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同时,根据不断收集的企业反馈的突出问题,结合国家、省、市的最新政策文件,动态更新调整我区营商环境改革措施,推动我区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深圳商报:坪山区市民反映民生诉求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多长时间能处置完成?

区政数局:可以通过拨打电话12345,以及关注“创新坪山”微信公众号,通过“@坪山”栏目反映诉求,我们民生诉求服务平台会及时受理、分拨事件。目前,咨询类事件要求1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类是7个工作日、建议类是3个工作日,重大、紧急事件还会进一步提升响应级别。通过微信端“@坪山”反映的事件还可以实时查看处置进度;事件处置完成后,还可以就处置速度、处置效果、服务体验、系统体验等四个维度进行五星满意度评价。

深圳侨报:今年对深圳、对坪山来说都是一个丰收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战略先后出台,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就在当下。那么,在此背景下,坪山明年的区域创新生态领域的改革将会有什么新动作?

区科创局:好的。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确实,今年对深圳、对坪山的确都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坪山高新区正式确立为核心园区;深圳也将承担起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紧抓建设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持续深化区域创新生态领域改革,打造创新引领坪山建设国际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在创新机制方面,我们将紧抓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契机,全力争取生物医药领域的综合改革试点,率先探索政策突破和改革试点。在创新政策方面,我们将持续整合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平台新建资助,加大管理考核环节资助,引导区内平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在科技金融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将全面整合基金、保险、会计、法律、中介机构等机构,打造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进一步支持科技金融服务产品推广使用,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逐渐打造成为“政策+资金+金融”的高效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氛围方面,我们将打造创新创业“4+1”体系(4即4个平台:创新资源集成平台、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1即1个专项资金申报系统),推动创新创业服务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将举办更多创新创业活动,培育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加快搭建坪山区科普体系,围绕“科技创新、强国富民”的主题,多角度开展科普进社区、学校、企业等系列活动。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提问,也感谢谷副主任、王副局长、黄科长、邓科长参加今天的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