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坪山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史韬 杨涛 邱嘉熙)1月1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坪山区第一届代表大会开幕,坪山区委筹备组组长吕玉印在区委工作报告中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深圳东部中心。
吕玉印在会上作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东部中心》的工作报告。吕玉印在报告中指出,中共深圳市坪山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坪山加快落实“东进战略”、全面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吕玉印作党代会报告
新区七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吕玉印在报告中指出,七年来,坪山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低碳发展,推动坪山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是建区之初的2.2倍;全口径财政收入达157.6亿元,是建区之初的3.5倍,年均增长28.3%,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出台“聚龙人才计划”等政策措施,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126名;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是建区之初的6倍;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优势逐渐形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比亚迪、沃特玛等领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6项国家级试点项目取得重要突破,“枢纽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入选“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织网工程”项目获评首届全国政务服务优秀决策案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被评为2015年度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十大项目范本;“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模式写入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创新经验在全市推广。
城区建设全面提速。坪山高铁站建成,厦深铁路捷运化通车,实现了与市内快速通达和对粤东、海西地区的高效联通。地铁14、16号线即将开工建设,“两横四纵”高快速路网和“六横八纵”主干路网体系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内通外联的城市路网格局初步形成。
公共服务量质齐升。民生投入累计达215.6亿元,年均增长35%,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逐年攀升。深圳技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相继落户,填补了高等教育空白;新增各级各类学校4 9所,坪山实验学校、同心外国语学校等一批优质中小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大型医疗机构7家,萨米国际医疗中心等高端医疗资源落户坪山。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建成坪山体育馆、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力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加快公园建设及道路绿化,坪山中心公园、聚龙山生态公园等城市公园和一批社区公园投入使用,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8.7%。治水提质攻坚战全面打响,坪山河干支流等11条河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实现坪山河干流截污干管全贯通,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坪山河水质显著改善。
文化精品创作亮点纷呈。坚持“文化惠民”和“文化育民”双推进,创新实施现代市民培育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显著。成功打造坪山舞麒麟、坑梓腰鼓舞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英雄无悔》、《丰碑》等舞蹈、歌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东纵纪念馆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标志性的文化阵地坪山文化中心(五馆两城)即将建成。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出台《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打造社区法律顾问“1+2+5”坪山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建成安全生产信息底图,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可控。在全市首创区级直管的网格管理和查违拆违体制机制,永久性违法建筑连续7年零增长,逐步实现历史违建“负增长”。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四包两到”等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动党建责任落实,机关、社区、“两新”党建深入推进,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两个责任”,在全市率先出台《党员干部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细则(试行)》,率先实现社区股份公司监管“四个平台”全覆盖,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