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是新兴产业集聚的区域
占领高端,引领未来
去年10月13日,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
比亚迪历时5年、投资50亿元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举行全球首发仪式,正式宣告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
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也是坪山区的一张产业“名片”。
不仅如此,位于坪山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引进企业18家、公共技术平台14个,拥有以比亚迪、沃特玛、巴斯巴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知名企业,形成了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备到制造,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产能力。
经过深圳大工业区、功能新区的建设发展,坪山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基础。
目前,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比亚迪、沃特玛等领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成为支撑坪山产业发展的“脊梁”。
去年8月底,全国第十九次干扰素与细胞因子学术会议在坪山召开。如此高规格的全国性生物学术会议,选择在这里举办,与近年来坪山生物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无关系。
从2005年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起,11年来坪山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物医药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物服务等三大领域产业,目前汇集了近8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包括赛诺菲巴斯德、国药一致等行业巨头,万乐药业、信立泰、海普瑞等“后起之秀”。
坪山还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全力搭建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升级版”。
2015年10月,深圳市坪山“聚龙智谷”正式纳入“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成为坪山产业发展的又一强力引擎。
产业集聚,企业扎堆。坪山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凸现,2016年以来,开沃新能源汽车、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生产线、华侨城东部集团、中建水务环保、海王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纷至沓来,落户坪山。
深圳“东进战略”,吹响了东部五区大发展的号角。仅坪山一区,“十三五”期间,政府主导的在建、筹建重大投资项目就达131个,总投资规模约6000亿元。坪山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良机,产业发展更是迎来广阔的拓展空间。
占领高端、引领未来。谋划今后几年的产业发展,坪山瞄准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群,打造集群优势凸显的新兴产业核心区。
坪山区委筹备组组长吕玉印、坪山区政府筹备组组长陶永欣表示,要充分利用国家级新能源、生物产业基地和省级智能制造基地三块金字招牌,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做大做强三大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打造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打造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坪山挥洒大手笔,勾勒产业新蓝图。到2021年,力争形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