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
金融实战之学
曾在银行、证券担任过管理者的斯培森,写起金融战算得上驾轻就熟。在《金城往事》中,期货、股票、贵金属、外汇、国债、地产等各场大战悉数演绎,以生动的情节展现了战火硝烟下,中日之间惊险紧张的经济抗战。
“《金城往事》的体裁是小说,在研究那段金融史的时候,我经常被数据背后的事实真相所深深打动”,这也就是他把作品从一部民国金融问题研究,写成《金城往事》的动力,“要令专业方面的书籍,能够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并感觉到震撼。”在书中,数场金融大战都体现了经济争夺的波谲云诡,而“风险”与“时局”促成了小说里难以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智力争夺。而构成金融战细节的种种桥段都是作者经过反复雕琢,没有任何前人使用过,有很多是不传之秘。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是中国经济命脉和中央财税收入的核心所在。全国工业净值的六成在上海,四行二局构成的国有金融体系总部均设在上海。而“九一八”后东北沦陷,上海海关就成为了中央政府收入的主要税区。一座城市的经济与中央政府如此休戚相关,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罕见。
“从经济战的角度说,破坏上海经济就是破坏民国抗战实力,上海乱则民国乱。而日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军事、政治侵略之外,以上海经济为打击对象,以达到扰乱中国经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1933年的长城抗战、1933年的福建事变、1934和1935年的二次张北事件、1935年的华北事变、1936年的两广事变、1936年的绥远抗战、1936年的西安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等一连串恶性事件,民国金融市场相应强烈震荡,诱发了地产崩盘、银钱风潮、白银风潮、公债风潮等一系列金融剧变,成为金融市场研究的浓缩样本。
斯培森说,《金城往事》并不是金融教材,而是实战之学。金融教材讲的是数学,金融教材的问题是把风险量化、绝对化,由于未来的特点是变化,是不可知,把不可知的东西计算进现价,再精密的模型也等同于猜测。在第一章棉花大战中,李杰华凭借实战经验战胜了趋势派的朱逢正,当高涨的棉价由于大萧条造成了国际倾销而走低时,他的结语便是:“我不能预知未来的事情,更不懂得如何把不可知的未来折算成现值,但我相信多和空都有占上风的时候,不过,仅仅是一时!”这是作者籍主人公之口表达的金融观点。
用史实书证
民族精神
应该看到,小说更多地体现出了一种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的胜利骨子里是民族精神较量的胜利。个人求学问、做事业、服务社会、承担兴亡,其忠诚、正义的道德内涵,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不写实,不是揭露讽刺等一套流行的东西,但是,这些精神追求却为史实所证明,用真实的历史和事例反对流俗的观念,比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要有效得多。”
《金城往事》采用了大量的史实,也描写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对此斯培森认为,文以载道,并不是要求文学作品美化现实,而是要求作品能够忠实地反映现实,要求创作者向中华儿女和世界人民如实地介绍中国,既不夸大丑恶现象,也不抹杀人性光辉。大敌当前,信心不足的人会当汪精卫,但是还有更多的张自忠、谢晋元,“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励精图治的人才会发现,卧榻之侧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邻国,并不尽是坏事。”斯培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