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联动 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新体系
过去的一年,生活在坪山基层社区的群众都能感受到身边巨大的变化:全区23个社区全部实现政企分离、社企分离,社区集体物业租金大幅上涨。在社区从事服务的社会组织明显多了,社工举办的活动也更加多样等等。
而这些变化都和坪山新区大力推进“核心引领、四社联动”的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有关。
作为深圳的“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2013年,坪山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称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这就决定了坪山新区推动着基层治理体制的改革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该项改革主要针对当前基层治理主体关系尚未理顺、政府公共服务还不到位、社会组织活力尚待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力度不足等问题,旨在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构建职能明确、权责清晰、协调高效、运转规范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新体系。
坪山新区着力从理顺基层主体关系、扩大公众参与、激活社会组织活力等多个层面进行改革探索,逐步探索“四社联动”,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力量的社会治理体系新模式,全力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去年,坪山抓住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契机之时,坪山在换届工作中叠加了政企社企分开改革、基层管理改革、社区工作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社区选举及运作改革等四项基层治理领域重点难点改革,在全市率先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主体关系。这项改革让社区工作站的主要职能转变为服务辖区群众,股份公司按照市场规律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社区各治理主体回归本位、各司其职,受益的是辖区居民,既享受了高质量的社区服务,又享受了集体物业租金上升带来的收益。
社区治理需要群众参与,为此,今年8月,坪山启动了新区重大民生决策群众咨询委员会仪式,出台《坪山新区重大民生决策群众咨询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实现由“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的重要整改措施。
根据该办法,群众咨询委员会所决定的事项可以对新区的职能部门产生影响,具有否决权,并有相关程序保证其效力,这为群众代表如实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制度保障。去年8月石井社区公园的建设首次进行群众咨询,取得良好效果,社区群众对自己能参与民生工程的决策大加赞赏。
在建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新机制上,坪山突出一个“接”字,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导社会组织有序规范承接政府职能,以联“结”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心。
社区治理需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了激发社会组织的发展,坪山出台了《坪山新区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孵化了300多家专业化社会组织,此外还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坪山新区政府服务外包暂行管理办法》,引导社会组织有序规范承接政府职能。
而另外一支重要力量是社工,目前,在新区服务的社工机构达到15家,累计服务80余万人次,社工总人数达到250余人,万人拥有社工7名,在深圳全市各区排首位。在“全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进会”上,坪山新区的典型做法得到国家民政部的肯定,认为此做法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
在社会治安防控方面,坪山新区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构建了“12345”一体化安防体系,建立了多达3.3万余人的治安队伍。
随着“四社联动”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改革让辖区群众尝到了甜头。改革实施以来,社会反响热烈,群众满意度由70%上升至90%,全市“织网工程”、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现场会陆续在新区召开。目前共接待中央综治办、中央网信办、国家民政部等国家级、省市级部门68批次、3600多人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