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坪山新闻网!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频道中心>坪山日志>

坪山新区:主动改革勇担当 改革惠民赢点赞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5-01-28 08:35 坪山新闻网

坪山新区召开改革“金点子”征集活动总结暨“开门搞改革”工作座谈会。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谷少传 通讯员 寇建岭)最近,深圳市改革办委托深圳市委党校作为独立第三方,在“深圳新闻网”等门户网站进行“深圳市2014年度民生改革项目网络调查”,经过精挑细选的来自全市各区、职能部门的23个民生改革项目,无疑代表了我市民生改革项目的代表项目,每个项目都关乎民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23个民生改革项目中,坪山新区有两项入选,分别是“核心引领、四社联动”的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和“激发社会活力,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的改革,作为后发展地区,坪山新区把改革当做自己先天的使命和赶超先进城区的法宝,这两项改革是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所进行的坪山探索,改革既顶天又立地,为国家担当使命的同时把惠民生作为改革的重要落脚点。

目前,这两项改革均顺利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辖区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社联动 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新体系

过去的一年,生活在坪山基层社区的群众都能感受到身边巨大的变化:全区23个社区全部实现政企分离、社企分离,社区集体物业租金大幅上涨。在社区从事服务的社会组织明显多了,社工举办的活动也更加多样等等。

而这些变化都和坪山新区大力推进“核心引领、四社联动”的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有关。

作为深圳的“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2013年,坪山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称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这就决定了坪山新区推动着基层治理体制的改革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该项改革主要针对当前基层治理主体关系尚未理顺、政府公共服务还不到位、社会组织活力尚待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力度不足等问题,旨在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构建职能明确、权责清晰、协调高效、运转规范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新体系。

坪山新区着力从理顺基层主体关系、扩大公众参与、激活社会组织活力等多个层面进行改革探索,逐步探索“四社联动”,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力量的社会治理体系新模式,全力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去年,坪山抓住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契机之时,坪山在换届工作中叠加了政企社企分开改革、基层管理改革、社区工作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社区选举及运作改革等四项基层治理领域重点难点改革,在全市率先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主体关系。这项改革让社区工作站的主要职能转变为服务辖区群众,股份公司按照市场规律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社区各治理主体回归本位、各司其职,受益的是辖区居民,既享受了高质量的社区服务,又享受了集体物业租金上升带来的收益。

社区治理需要群众参与,为此,今年8月,坪山启动了新区重大民生决策群众咨询委员会仪式,出台《坪山新区重大民生决策群众咨询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实现由“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的重要整改措施。

根据该办法,群众咨询委员会所决定的事项可以对新区的职能部门产生影响,具有否决权,并有相关程序保证其效力,这为群众代表如实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制度保障。去年8月石井社区公园的建设首次进行群众咨询,取得良好效果,社区群众对自己能参与民生工程的决策大加赞赏。

在建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新机制上,坪山突出一个“接”字,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导社会组织有序规范承接政府职能,以联“结”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心。

社区治理需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了激发社会组织的发展,坪山出台了《坪山新区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孵化了300多家专业化社会组织,此外还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坪山新区政府服务外包暂行管理办法》,引导社会组织有序规范承接政府职能。

而另外一支重要力量是社工,目前,在新区服务的社工机构达到15家,累计服务80余万人次,社工总人数达到250余人,万人拥有社工7名,在深圳全市各区排首位。在“全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进会”上,坪山新区的典型做法得到国家民政部的肯定,认为此做法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

在社会治安防控方面,坪山新区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构建了“12345”一体化安防体系,建立了多达3.3万余人的治安队伍。

随着“四社联动”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改革让辖区群众尝到了甜头。改革实施以来,社会反响热烈,群众满意度由70%上升至90%,全市“织网工程”、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现场会陆续在新区召开。目前共接待中央综治办、中央网信办、国家民政部等国家级、省市级部门68批次、3600多人到访。

多元参与机制 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快速弥补

作为偏远落后的新区,坪山新区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与原特区内存在不小差距,随着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辖区人民群众对完备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有着强烈的渴望。而新区自身财力又不够雄厚,如何激发社会活力,形成公共服务领域多元参与机制成了新区面临一项重要改革。

近年来,坪山新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做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努力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称得上是坪山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7月,新区在全市率先试水教育综合改革,坪山同心外国语学校成为第一所吃螃蟹的学校,该校首创“政府投入,公立委托管理,公益基金参与”的办学模式,由政府和深圳同心慈善基金会各投入5000万元,建立管办评分离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为新区探索多元化的新型教育之路提供了有益尝试。从新区教育发展规划看,已列入规划的坪山新区第二实验学校,将与北京十一学校合作办学,全面引入北京十一学校的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届时,坪山新区的孩子将亲身体验到北京的先进教学理念,感受来自首都的教学魅力。

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坪山新区也正在有序推进。2014年12月,新区与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局共建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新区中医院)建成一周年,有效缓解了新区看病难的问题。新区与北大方正集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拟迁址重建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按照国际JCI标准(医疗和服务标准)将其建设成为容纳1000个床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深圳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也是在去年,坪山新区与深圳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共管新区妇幼保健院,该院将成为深圳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实施理事会管理模式,引入深圳大学医学部的管理、教学、科研等优势资源,逐步打造成为一家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妇幼保健品牌专科医院,坪山妇幼保健水平将迈前一大步。此外,还与中山大学、湖北医药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提升坪山卫生事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在文体事业发展方面,坪山新区初步摸索出了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惠及全民”的新路子,多方位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体服务。2014年,与金地集团采用BOT模式共建的深圳(坪山)国际网球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与招商地产共建文化综合体,地上建筑面积75347平方米,涵盖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演艺中心、书城、影院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将成为新区文化建设的崭新窗口和市民提升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2014年,全国男子象甲联赛、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等棋类重量级赛事通过社会资源市场化相继走进坪山,吕钦、许银川等象棋大师在校园、社区、警营与市民过招,在坪山掀起了一股“象棋热”。

目前,坪山新区率先在全省探索社会事业发展新路径,建立社会事业发展的多元参与机制,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多次收到群众锦旗和表扬信,多次得到《凤凰资讯》、《深圳特区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加入我们

备案编号:粤B2-20030128号 Copyright©by ipingshan.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坪山区委、区政府 主办 深圳报业集团 深圳新闻网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