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目标
勾勒坪山河流域发展前景
坪山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是一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重大系统工程,时间长、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将为深圳树立新一轮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以及生态文明新的标杆,更是坪山新区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
那么就让我们展望一下它的发展目标吧,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看一看坪山新区诱人的发展前景。
水环境治理:2020年底旱季污水收集率达到100%
至2017年底,全面完成流域范围干流支流的河道整治工程,大部分区域的污水管网改造完善工程建设完成,坪山河干支流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流域范围内旱季污水收集率达到95%以上,与惠州交接干流断面水质优于Ⅳ类水平。
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其余片区管网建设,全流域大部分区域实现雨污分流;与惠州交接干流断面水质重金属指标达到Ⅲ类,其他指标优于Ⅳ类水平;流域旱季污水收集率达到100%,坪山河干流和支流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河两岸”绿色低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系。
产业发展:2015年淘汰或转型企业450家
到2013年,淘汰或转型企业250家,加快推进深圳国际创意谷建设,引进龙头文化创意产业项目6~8个,力争华谊兄弟文化城、卡曼国际旅游小镇、中传深圳文化产业基地以及文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幸福导向型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较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成长,“高、新、软、优”型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
到2015年,淘汰或转型企业450家,基本完成落后产能置换升级,坪山河流域低端企业基本淘汰,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高、新、软、优”型产业体系初具雏形,产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土地开发:2017年初步建成启动区
到2015年,坪山河流域启动区开发建设渐成规模,土地一级开发基本完成,碧岭、沙湖、燕子岭等片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80公顷,先进制造业用地50公顷,商住经营性用地150公顷。
到2017年,初步建成坪山河流域启动区,基本完成碧岭、沙湖、燕子岭等片区土地一级开发,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累计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150公顷,先进制造业用地100公顷,商住经营性用地300公顷。
到2020年,基本建成山水相依的理想城区,累计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250公顷,先进制造业用地150公顷,经营性商住用地400公顷,保护河流蓝线、生态控制、历史文化用地1000公顷,保障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00公顷以上(包括现状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投融资:20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千亿
到2017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完成投资60亿元,政府融资平台融资100亿元,社会投资5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多亿元。
到2020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政府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50亿元,社会累计投资7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