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花光积蓄,背负高额债务……老人深陷直播“陷阱”怎么破?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发布日期:2025-03-16 18:17
坪山新闻网
分享:

02

一口一个“爸妈”

起底网络主播“卖惨”骗局

现在,刷直播已经成了不少人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而直播间中一句句“爸爸妈妈”,是否让老年粉丝觉得亲切呢?

主播们常常利用“亲情攻势”拉近距离,一转头就在直播中编造苦情故事,雇演员演绎剧情,装出正气凛然的样子帮他人调解纠纷、解决问题等,打造“正能量”人设。最终把产品融入剧本卖货,利用老人同情心骗取巨额利润。

骗取信任,让老人掏光养老钱

上海退休后独居的唐女士,关注了一位“正能量情感男主播”。此人每天都会“偶遇”夸张的悲惨故事,并热心“帮助别人”,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直播卖货。

从第一步免费的小红心,到直播间打赏,唐女士在直播间的消费也慢慢多起来,买回来各种玉石手串、项链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养生保健品。

男主播的“售后”服务也很“到位”,他私下加上唐女士的微信,直接叫“妈妈”,并编造各种理由向老人“借钱”:没钱回家,胃癌看病,女友怀孕……

日渐拮据的唐女士也开始向亲戚借钱,亲戚察觉到主播疑似骗子,想去报警,唐女士竟极端地说“报警就不活了,就去跳楼”。

就这样,唐女士辛苦半辈子攒下的养老钱被“干儿子”借了个精光,还欠了不少外债。

如何提高

老年人对新骗术的认知?

如何有效将沉迷直播间的老人拉回现实生活?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认为,老年人沉迷于直播间的假古董,反映出网络环境下的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没有适应新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发展节奏和步伐。比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强调网络的分级分类管理,那么是不是可以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无理由退货时间翻一倍;七十岁或者几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绝对的反悔权。”

从网络生态治理及直播内容管理的角度来说,胡钢认为,对销售此类商品的直播间,还应加强行为监管,最终通过政策、法律的完善遏制乱象,各方面要共同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完善老年人网络消费管理之外,更需要家人、社会帮助老人对新事物树立正确认识。

“管的方面,要加大网络消费管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高老年人对这些新的兜售、销售模式的认识。既要有宣传,也要有家人对老人的关心,特别是在进行防诈骗宣传时,及时告知诈骗手段中的虚假信息,让老人与时俱进地去更新对社会的了解。”杜鹏说。

如何防范直播间诈骗?警方提醒!

1.不论在哪个平台购物,务必选择官方渠道付款,切勿添加陌生微信私下交易!

2.观看直播时,请保持清醒、擦亮双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涉及金钱的打赏和转账等行为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不要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APP,一旦发现被骗,及时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报警。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老年人上网时

应警惕直播间剧情

切勿贪图小便宜

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若确需进行转账

也千万妥善保留

原始聊天、转账等记录

编辑:单铭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