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花光积蓄,背负高额债务……老人深陷直播“陷阱”怎么破?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发布日期:2025-03-16 18:17
坪山新闻网
分享:

尬演、卖惨、AI换脸

包治百病的“神药”

能保值升值的“古董字画”

……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触网增多

利用直播间“坑老”的案例层出不穷

且手段依托互联网更隐蔽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建议:

1.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设 “诱导性消费欺诈” 专章,明确从重处罚;

2.多部门协同,用信息化手段互通线索;

3.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简化老人举报流程;

4.关爱和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开设公益课程,教其手机使用和防诈知识。

那么

这些直播间到底有什么“魔力”?

要如何防范?

揭秘直播间常见“坑老”套路

01

“捡漏、升值、高价回收”

老人深陷“假古董”直播间

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痴迷”上了古董直播间,在主播“捡漏、升值、高价回收”的话术催眠下,购买了大量假古董、玉石等商品,甚至有老年人不惜背上高额贷款也要“投资”。

据报道,这些直播间有一整套操作套路和模式,使得老人们深陷其中。

套路一:低价走量,逐步培养购买习惯

老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买这些高价的假古董,此类直播间往往通过低价生活用品吸引老人。

一些直播间还通过价格极低产品与高价商品混卖的方式诱导购买。

套路二:剧本演绎,话术烘托紧张气氛

主播们还会通过剧本演绎或“一夜暴富”等话术,引诱老年人入局。

“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资产、什么叫财富,这是百年的珍品、千年的文物啊!当时我收的时候,这个就是一块钱,今天这一枚是八百万人民币,这是你们腾飞的机会。”

今天以几百、几千元的价格拍下这些字画、纪念币等商品,几个月后主播团队将以几百万的价格回收,或今后将成千上万倍增值,是吸引老人深陷直播间的常见话术。

套路三:规避审查,不断开新店铺

主播通过开小号、新号甚至引流至微信群聊等渠道,分散资金流,规避用户举报及相关审查。

编辑:单铭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