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高效推进“百千万工程”,携手共进谋发展
来源:深圳特区报、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11 23:30
坪山新闻网
分享:

特区老区共谋发展,深圳汕尾并肩同行。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工作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深圳不遗余力,建立了高层推动、部门互动、发展联动的长效机制,四轮帮扶协作连起发展“直通车”。

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100亿元、促进社会产业投资1500亿元、累计派出帮扶干部超1000人次……一连串鲜活数据的背后,是深圳帮扶干部扎根乡镇农村,倾力倾情引要素、造环境、招企业、落项目所结出的硕果。如今的汕尾,一产做优,种类丰富且高品质的农产品摆上各地老百姓的餐桌;二产做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三产做旺,文旅兴盛激活人气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当下,深圳新一轮帮扶协作干部进驻汕尾指挥部,在深汕十年来实现脱贫攻坚、产业共建、乡村振兴、民生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确立了全力以赴做好产业有序转移与园区共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持续助力做好社会民生事业三大工作主线。深圳与汕尾的合作正在沿着“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方向纵深发展,打造出特区老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

产业转移有序推进

产业园区共建快马加鞭

2023年年末,在汕尾海丰县金山科技园内,广东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威尔”)车间内的数十台自动化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发出阵阵轰鸣的声响。匆匆安排处理好手中的工作,德康威尔副总经理欧伟辉接受了记者采访。

“德康威尔是一家总部公司在深圳的企业,金山科技园由深圳龙岗和汕尾海丰共建,配套设施完善,网络、供水、供电一应俱全,当地政府还按照土地成本价供应给企业建设生产厂房,为我们迅速投产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欧伟辉说。

据欧伟辉介绍,德康威尔2012年成立于深圳宝安,从一家十余名员工的小企业成长为年产值近3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直驱电机、精密直驱运动平台、高端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精密机电产品服务于自动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电子与半导体设备、医疗器械、精密检测仪器、工业自动化、激光行业、半导体行业、锂电池行业、太阳能光伏行业等不同领域。

广东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直驱电机专业制造商。在该公司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工作。

截至目前,德康威尔已获得70项核心技术专利以及软件著作权7项。近年来,该公司发展迅猛,产值连续翻番。欧伟辉表示,我们的总部设在深圳罗湖,生产基地则主要在汕尾。深圳有着丰富人才与研发资源,这对于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品牌与产品核心竞争力都能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深圳的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也是我们长期合作的客户。“深圳还有充足的金融资源,对于企业进行上市辅导,有利于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德康威尔仅仅是深圳与汕尾进行产业协作,迈向双向奔赴的一个成功缩影。深圳与汕尾坚持把产业园区共建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有效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实践“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共建模式,开辟了“湾区一体、深汕同城、合作共赢”的新格局。目前,深圳与汕尾产业共建已形成“1+4”产业园区的格局,比亚迪、康佳、华侨城、天贸等一批知名大企业落户汕尾。

产业园共建已经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深圳坪山对口帮扶汕尾陆河共建产业园区,累计投入共建资金1.27亿元。该园区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23年11月底,园区入驻企业94家,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电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7.08亿元,同比增速39.9%。

陆河县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中的比亚迪园区。

当前,新一轮的产业共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把推进共建产业园区特别是深汕合作拓展区规划建设作为头等要务,力求以产业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围绕推进共建园区选址规划,深入研究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推进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等重点开展工作,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和资源对接,深入研究汕尾产业所需,以产业导向为指引,加快推动优质项目与投资落地。

农副产品做优做强

“土特产”摆上鹏城餐桌

2023年前三季度,汕尾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8.84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靠山向海、物产丰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一直是汕尾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好物产优势,做强农产品品牌,成为深圳帮扶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方向。

汕尾陆河县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城,盛产青梅、油杆、茶叶等特色农产品,青梅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为了解决农业规模小而散、农户会种不会卖、销售渠道不稳定等痛点。深圳帮扶工作队在陆河县上护镇建立起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有力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本地市场,畅通了珠三角销售消费渠道。

走进宽敞明亮展销中心,这里陈列着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有营养价值高的优质丝苗米,以青梅为原料酿造的酒水等数十种商品,货架琳琅满目、品类丰富、价格实惠。

在展销中心负责销售的小贝是一位90后姑娘,是土生土长的陆河县人。她过去曾在深圳上班,积累了不少农产品销售经验,看到家乡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小贝决定回到家乡工作,为乡亲们增产增收尽一份力。

“农民不仅希望实现丰产,更希望自己辛苦种植的农产品能有好的销路。在展销中心工作,不少当地农民找我帮忙推销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前段时间,我刚刚帮助一位蜂农销售了1000斤土蜂蜜,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丰产丰收我心里也很高兴。”小贝自豪地说,展销中心就设置在温泉酒店的旁边,每到节假日这里会聚集大量的游客,我们都会忙个不停,原生态的农产品非常受欢迎。

汕尾市陆河县上护镇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内展出的产品。

深圳驻上护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张枭烈介绍,我们把展销中心打造为上下两层,一楼主要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方便散客游客了解本地特色,同时对接企业进行批量采购交易,薄利多销;二楼主要打造网络直播带货区、休闲体验区,为合作企业提供免费直播场地和设备,借助发达的电商平台推销农产品。“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把各村零散的产业集合起来,实现农产品统一标识包装、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售后服务,从而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他表示。

记者了解到,深圳大力开展各类消费帮扶,推动更多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升级,农业产业园向高阶发展,更多农产品走出老区的地头,摆上特区消费者的餐桌,汕尾和深圳的老百姓都收获了实惠。例如,助力陆丰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海丰莲花山茶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相继推动45款产品入围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17款产品认证为“圳品”,6家汕尾农场入选“深圳农场”名单(第二批)……

2023年12月,借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举办之机,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积极推动汕尾农业龙头企业组团参展,围绕特色产业体系、商机政策、营商环境等进行推介。借助展会平台,共有9个项目达成新合作、实现新发展,涵盖牛肉丸、荔枝、特色预制菜、青梅、甘薯等产业板块,总投资达1.96亿元。

文旅产业激活人气

村集体经济劲头十足

走下田间地头触摸稻穗享受田野之趣,爬上山头面对荔枝林品上一杯咖啡,在青山村,因深度发展特色乡村文旅产业,让这个原本普通的村庄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网红村”。每每周末或是节假日,这里总是游人如织,成为附近县市居民出游遛娃的好去处。

青山村位于陆丰河东镇北端,坐拥丰富的山水林资源,当地母亲河——螺河环村而过。立足村落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与毗邻城镇的区位优势,在挂任青山村第一书记以来,深圳对口帮扶干部陈斌决定用好当地绿水青山的资源,以农业作为融合基点,发展特色文旅产业,调动周边城镇消费力,通过招商引资推动村庄建设发展。

陈斌带领帮扶工作队队员一起展开充分调研,根据青山村实际情况,形成“一带两核三轴多片区”的村域空间结构规划,推进村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规划建成现代化农业农村三产融合集聚区。

通过发展“半城郊型”经济,青山村叩响了高质量发展大门。村口3000平方米的空地,经过改造成为了理想文化街区,每到夜晚经营烧烤、饮料、首饰等摊点集中铺开,吸引大批年轻人在下班后体验乡村夜生活;主打田园风光的“咩咩牧场”亲子乐园,周末时间游人如织,成为了附近区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经常作为情侣们婚纱摄影的取景地。

为做大做强农产品产业,在陈斌和深圳帮扶干部的带领下,青山村还通过招商引资,把原本单一荔枝品种打造成为畅销海外的“抢手货”。积极建设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青山示范园,推动中荔集团粤东运营中心、汕尾荔枝产业协会在青山村落户,塑造荔枝国际风情园、荔枝小镇、荔枝文化节、荔枝出口基地等精品业态。2022年当地荔枝首次出口日本、新加坡、北美,各企业、商家累计销售2634单,共计672万余元。

眼见浓浓的烟火气,村民们更加努力地奔向新生活。青山村蕉坎村小组长韩汉锐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注册成立农业公司承包下村里的土地,开展小番茄、甘薯、石榴等农产品种植,供游客采摘、休闲观光,不仅带动了村里人在家门口就业,也富裕了村集体经济。“以前村里有很多撂荒地,空闲在一旁很可惜,借助村里兴旺的人气,我就想着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深圳帮扶队队员们对我们帮助很大,不仅整修了道路,还为村里引入了十余个荔枝品种,让村里原本快要荒废的荔枝种植变成了热销产品。”韩汉锐说。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结出累累硕果,助力汕尾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捷胜镇军船头村当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海丰县可塘镇仓前村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广东首个“蜜蜂小镇”落户陆河县新田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汕尾乡村振兴示范村珠落玉盘,文旅产业欣欣向荣让老百姓的口袋更鼓了。

特色案例

深汕中心医院运营两年接诊90万人次

深圳帮扶汕尾医疗服务迈上新台阶

作为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重点民生项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深汕中心医院”)开业已满两周年。为了解决汕尾地区医疗卫生短板,深圳安排16亿元资金建设该医院,采用“深圳建设、整体移交”模式援建而成,全面提升了汕尾医疗服务水平。

深汕中心医院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重点民生项目,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面运营管理,2017年5月正式动工建设。经过一年筹备、三年建设、两年运营,汕尾市迎来了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该医院投入运营两年内,先后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从深汕中心医院门诊运营至今,医院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90万人次,出院5.5万人次,手术2.7万例次,显著地提升汕尾地区的医疗水平。”深汕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黎祥喷表示,医院引进了一大批高标准医疗设备,例如配套了国内首批、广东省首台4K3D荧光系统,粤东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让汕尾周边县市的居民都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据了解,深汕中心医院自开业以来,引进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型检查设备,并运用多项检查新技术,助力疾病精准诊疗,切实提升汕尾地区整体医疗质量及水平,填补了汕尾市多项医疗诊治技术空白。目前,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平移院本部1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4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优质的医疗条件让老百姓无需辗转外地求医,在家门口就可以就医看病。在深汕中心医院的辐射带动下,近两年汕尾市重症患者外转数量减少逾12%,市外患者就诊人数约占总就诊人数的比例超12%;汕尾市域内住院率增加4.1%。此外,仅2023年上半年,海丰县居民跨县异地住院病人5684人次,其中到深汕中心医院住院病人5536人次,留在汕尾市住院比例从84.0%提升至89.2%。

记者手记

创新思维“卖空气”

绿水青山变金山

协助共建产业园,做强农副产品品牌,提升医疗教育基础设施,除了这些必要的帮扶协作方式之外,还能有哪些“妙招”?在乡村振兴中,深圳的帮扶干部们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卖空气”,让绿水青山直接变成金山银山。

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固然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深入一线展开调研,用好创新思维挖掘资源价值,及时推动项目实施同样十分重要。记者与当地的乡镇干部交流,他们不仅仅有感于帮扶工作的“深圳速度”与“深圳效率”,还纷纷为深圳帮扶队员们的工作作风与创新思维竖起大拇指。

记者在采访中就了解到这样一个乡村振兴的帮扶案例。汕尾陆河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73.04%。2023年11月,通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台,该县7个镇37个村林业碳普惠项目以成交价63.61元/吨成功竞拍,售出约11.51万吨碳普惠减排量。陆河县完成了一片片山林生态价值的交易变现,直接为村民带来7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林业碳汇交易俗称“卖空气”,即通过委托碳排放权交易所对碳普惠减排量进行交易,是一项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措施。村民们世世代代依山而居,而如今,崇山峻岭变成了聚宝盆。在陆河县,“严禁私自砍伐林木”已经写入不少村庄的村规民约,村民们祖祖辈辈守护的绿水青山最终换来了“金山银山”。

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的形式增加集体收入,这是深圳帮扶干部想出的新点子。他们在深入村庄多方调研之后,积极在当地宣传与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变现山林价值的新思路,最终由当地政府落地实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村民们看到身边的山林直接带来了收入,他们会更加珍惜身边的资源,守护好生态环境。” 一位参与项目的深圳帮扶干部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因地制宜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区别施策,利用新思维新手段挖掘生态价值,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编辑:杨涛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