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龙华法院:打造“1号窗口” 诉讼路上“无障碍”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22-12-07 19:04
分享: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解树森)医药箱、轮椅、老花镜、母婴室……近日,记者来到龙华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看到大厅内有不少便民服务设施,大厅内群众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正在办理立案手续。在一排服务窗口中,记者看到“1号窗口”最引人注意,在窗口旁边的墙面上,写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一行字在大厅灯光照射下十分闪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法院做好群众工作,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司法工作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记者在基层走访中了解到,龙华法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特别是针对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的涉诉实际,打造“1号窗口”,为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的诉讼服务。

纸上一笔一划,搭起沟通桥梁

“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2022年8月9日上午,龙华法院诉讼大厅一名中年男子四顾茫然,导诉人员上前询问。男子先是“一言不发”,然后用手指了指嘴巴,使劲摆了摆手,接着在手机上敲打一番后递给导诉人员,上面写着“请帮我案件信息添加在广东诉讼服务网。”见状,导诉人员明白了,他是一位聋哑人士。

窗口立案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拿出纸和笔。一笔一划、一问一答,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人来人往,而这个窗口成了片刻静谧之地,工作人员耐心在纸上与男子沟通着。

原来,这位聋哑人士是一宗诉前调解案件的原告王某,他出于信任将积蓄借给被告,后双方发生纠纷,王某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线上提交立案申请,经过审核后进入诉前联调阶段,然而双方分歧过大调解陷入僵局,王某迫切希望法院尽快结束调解,将案件转入诉讼程序,同时希望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整个过程中,立案人员通过手写沟通,帮助当事人理解和明晰立案重点、资料填写规范、信息核实等等。由于双方交流耗时较长,或是出于内心的“不好意思”,王某会表现出焦躁的情绪,工作人员便写上“别着急,慢慢写”,最终成功办结了王某所需要的业务。

诉讼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立案是审判的前提,是启动诉讼程序的总开关,依法立案是公正司法的开始。在司法实践中,龙华法院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岁数大了,不知道怎么在网上立案,小孩不在身边,行动也不方便,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帮忙啊?”2021年的一天,龙华法院收到了一通求助电话。经了解,老人曾通过邮寄的方式递交立案资料,但是并不符合要求,如果继续通过邮寄的方式可能会依然不符合要求,还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立案庭迅速决定派法院干警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当年7月19日一早,立案庭干警刘文静、陈子荣带上提前备好的文书材料,出发前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保无误。“老人住在村里面,不是很好找,我们到了找了十几分钟,打听后才找到老人的家里。”刘文静向记者回忆。见到法院“找”上门,老人非常激动,连声道谢:“真是没想到,打了一个电话你们就能上门来帮我!”

随后,干警们协助老人完成立案材料,介绍诉讼流程。诉讼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春风化雨,群众对法院工作发自内心的认可,才能彰显法治的润物无声。

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一体化诉讼服务机制始终是人民法院追求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8月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单位以来,龙华法院现已初步建立起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我们自2018年4月开始收案以来,就坚持司法为民的理念,不断拓展司法便民新途径。”龙华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洪印介绍,“诉讼服务中心是与群众靠得紧、贴得近的部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当设身处地想问题,充分尊重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立案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努力提高诉讼服务水平。”

率先在全市法院全面开展诉讼服务集约化工作,率先在全市法院全面推行无纸化立案、推行网上保全服务,率先设立了全市首家驻街道诉讼服务站,率先在全省推行跨域立案服务……每一次司法实践,都是龙华法院对群众诉讼体验的再优化、再提升。群众需求在哪里,诉讼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编辑:陈颖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