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优秀模范生”,如何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抢身位”,有着更为深刻且现实的意义。
前沿技术突破高地
尽管产业链完善成为众多企业选择深圳的重要因素,大量企业依托深圳及周边城市的产业链发展壮大,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条件影响,深圳产业链仍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在加强关键技术核心攻坚方面,深圳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第二十四届高交会,国际首创5.0T超高场人体全身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一经亮相,就引起广泛关注。
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高端医疗器械是国之重器,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可控更是国家战略。围绕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正是落户深圳的国创中心的战略重任。
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除了高端医疗器械行业,信息通信产业也有这样的问题。
目前,全球手机射频前端器件的五大供应商都是国外企业,占据了全球97%的市场份额,中国还处于追赶位置,国产5G手机使用的射频前端器件也主要依赖进口。
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中心以行业重大需求为牵引,紧扣5G及未来通信中高频核心器件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等各环节关键技术,搭建国际领先的硅基GaN射频和毫米波的量产技术研发中试平台,打通移动通信产业链。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是深圳的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实现突破,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深圳正聚焦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解决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等受制于人的难题。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新思路
进入“全球化2.0”时代,“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更加注重集中和调动国内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应用市场需求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相对独立自主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自主创新”到目前的“科技自立自强”,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转向长期性、全局性、深层次的变化。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汪云兴认为,深圳必须要立足科技新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新使命,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把握未来科技创新趋势和方向,分类靶向施策,围绕科技创新链条,强弱项、打通堵点、攻关痛点,构建更具活力的区域创新系统,更好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深圳在5G、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基础软件、高端芯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却受制于人,产业链安全受到挑战。深圳集成电路、显示面板、机器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等行业的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有一半以上基本不能实现国产替代,逻辑和存储芯片、激光雷达芯片、高速光芯片和电芯片等高端芯片基本依赖进口。
“深圳应结合发展实际,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采用多元化支持方式,以链主型、生态引领型企业为中心,联合创新生态圈研究单元共同开展攻关。”汪云兴表示。
科技自立自强,深圳“抢身位”
专家指出,深圳应更加注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政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更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同时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创新“卡脖子”突破扶持方式上,深圳设立了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制专项,以“需求导向、优化机制、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原则,瞄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领域,围绕龙头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卡脖子”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共性需求开展攻关,并通过“里程碑”式考核、“项目经理人”制管理等创新机制严格把控项目产出质量,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标志性成果。
“聚焦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深圳有望成为前沿技术突破高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表示,深圳将持续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健全科研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支持创新主体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深圳市科技重大项目,探索颠覆性技术创新计划。高质量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支持校企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布局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