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推出疫情防控心理援助服务
来源: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0-02-07 11:06
分享:

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为此,坪山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服务内容

疫情心理咨询热线

坪山区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热线(85209333、19926542197)值班,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类疫情心理咨询,并做好解答及心理疏导服务。

特殊心理疏导服务

针对主动要求上门寻求心理援助的辖区居民,在严格落实防疫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安排独立工作场所(坪山区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或相关街道心理服务站)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特定群体上门心理服务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出现要求志愿者上门服务的特殊个例,或特定区域、特定行业出现的人员群体心理问题,经综合研判符合防疫管控要求的,可提供专门的心理疏导服务。

日常宣传推广及转介

发布专门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容易产生的心理反应,供辖区居民自行对照进行心理疏导的科普知识内容。发现有疫情心理困扰的居民可推荐使用包括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等各种社会支持资源。

热线开通期间,不少群众来电反映了许多关于疫情的共性问题,为此,坪山区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知识问答》,以帮助辖区居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良好的应对方式,纠正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缓解过度的负性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有效地应对当下的危机。

大家比较关心的共性问题答复都在这里!

1

疫情会给人们带来些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

答:面对疫情,不少市民体验到紧张、恐惧、焦虑、愤怒、悲伤、无力、绝望等情绪;出现心跳加快、胃部变差、血压升高、出汗、腹泻、头痛、肌肉酸痛、疲乏或者入睡困难等身体不适;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如控制不住刷屏查看疫情信息、不睡觉、回避与家人交流、不戴口罩、冲动、攻击他人等;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怀疑自己被病毒感染或者生怕自己被传染等……这些都是人们进入应激状态的心理表现。

2

为什么一般社会大众也会受到疫情的影响?

答:根据灾难心理卫生理论,每一位见证灾难的人,心理上均会被灾难影响。虽然社会大众只是间接通过媒体接受到疫情的负面信息,但如果大剂量地暴露在过于残酷的负面信息流下,容易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出现与受灾人员类似的悲伤恐惧情绪,感到失去控制感、意义感,丧失对生活的信心。特别是那些性格偏敏感、善良柔软的人,更容易体会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感,产生悲伤、内疚、羞愧等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机制,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可以改变结果。”

3

为什么我会比别的人更紧张、焦虑和没有希望?

答:面对突发的疫情事件,有些人容易紧张、焦虑、恐惧,这都是正常的反应,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越是胆小敏感的人,预警系统启动得越早,付出苦恼的代价越大,但越安全;而那些表现越大胆、神经大条的人往往预警系统启动得晚,等发现出了问题时就已经很严重了。此外,人的本能是要去掌控局面,当看到每天的疫情数字在不断上升,发现自己完全掌控不了时,自然而然地就体会到人生无常、体验到无力和失控感。这些都是人们最普遍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就能辨证地看待性格中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4

出现负面情绪正常,不过是否有度的把握?

答:一个人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我们要学会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虽然有负面情绪,但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会过分影响个人生活,这就是合适的度;反之就过度了。比如一个人面对疫情会害怕,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因为害怕而不敢开窗,不敢触碰外面任何的物件,出门一趟就要将穿过的衣服全都扔掉,害怕到连续几晚都睡不着觉,等等,这些行为就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判断的标准是: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行动没有受到影响,那就是正常的,如果影响到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节奏,就是过度了。

5

如果出现过度的反应,我们有什么样的办法来进行调节?

答: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自我觉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知道有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情绪的张力就会减弱;另外,掌握一些简单、恰当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阅读、音乐,运动、呼吸放松、正念、冥想、转移注意力等。总之,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有效的、有建设性的方法。即便这些方法可能没法很快见效,可能需要每天坚持。必要时还可以求助心理援助热线等专业资源。有的人会依赖饮酒缓解情绪,或者化悲痛为食量,这些方式虽然快速有效,但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6

为什么我老是怀疑自己感染上肺炎了?

答:疫情的冲击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焦虑情绪。如果自己是易受暗示的人,会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更加敏感,放大自己身体的感受,会过分关注自己是否患病,频繁地测量体温。当有发热、胸闷、腹泻、乏力等不适感时,更加容易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总想去医院检查。这时,要明确告知自己这是自我暗示的结果,自己没有感染,如果前往医院检查,不但会占用医疗资源,还容易让自己陷入交叉感染的风险中。然后再反思自己的饮食睡眠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及时改进,配合一些放松方法,快速消除不舒服的症状。当然,如果确实有身体不适,且症状不断加重,可以先通过网络咨询医生,再根据医生意见前往医院就诊。

7

有人说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的信息越多、自己就越焦虑感,应该怎么看刷朋友圈这事?

答:通过刷微博、刷微信,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有关疫情的信息以及相关防护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疫情;同时,当在刷微博、刷微信的时候,人的情绪会得到共鸣,得到群体中相互的支持。缺点是个人容易被群体的情绪感染,极端的情绪被放大,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要避免对疫情过度关注,把握“接近与远离的平衡”,避免因过度接收信息而导致的压力。

8

如何能够避免因过度接收信息而导致压力?

答:通过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及时获得真实有效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不要频繁地刷微博、朋友圈,每天仅在固定的时段内浏览相关信息,时间不超过1小时。不要过度关注、轻信来源不明确的截图、视频,减少杂音。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

9

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听劝戴口罩、少出门?

答:面对应激事件的冲击,出现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反应的人,往往后面会恢复得较好。直接表现害怕的人,会比较容易度过危机事件,因为大家都愿意为其提供安慰帮助。但有些人会以强硬的、抵触的方式作出反应,如部分中老年人不听劝告,不愿意配合带口罩、少出门,表现得十分固执。其实背后还是恐惧又不愿意承认,拼命维护自尊。

10

那如果家里有老人固执,坚持不听劝告,该怎么办呢?

答: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用强硬的讲道理的方式去应对Ta,老年人是需要哄的,要照顾到Ta的面子。要认真倾听Ta的想法,只描述客观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尽量少指责、少评价,如:“我理解,您觉得整个中国只有1万多人确诊肺炎,所以认为自己被传染的风险不大,不过,这种病毒传染力很强,现在确诊病例增加速度很快……如果不戴口罩的话,风险还是很大的,我很担心您和全家人的健康。”如果我们一定要坚持说Ta不对,可能就适得其反,Ta会表现得更加抵触、对立。

11

由于疫情爆发,导致春节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这会带来一些什么影响?

答:因为春节假期原本安排的寻亲访友、外出游玩等活动都被疫情限制住了,大家不得不宅在家里,肯定会感到无聊。除了刷手机、看电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平时没有时间看书的人可以静静地在家里捧起书;没有时间与家人相处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陪伴老人、陪伴孩子,与家人沟通;平时因忙碌一年都说不了几句话的夫妻也可以打开话匣,或者展开“造人”行动。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每个人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消遣和打发时间,做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此外,疫情终将过去,情绪也会慢慢平复,现在就给了大家一个调整时间,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接下去的生活。

12

一窝蜂抢购双黄连口服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答:面对疫情这一重大的突发事件,大家心里普遍会非常恐慌,一旦有新的信息、新的兴奋点,那怕是一点点的可能性,在群体情绪的驱使下,大家都会作出过度的反应。不仅仅是双黄连事件的反应,这段时间来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各种各样极端的情绪反应。人毕竟很难四平八稳地掌控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进入恐慌的群体后。

13

有人说这次疫情的死亡病例多为老年人,强调免疫力的重要性,那情绪和免疫力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答:国内外的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人如果遭遇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或者长久处于压力下,会导致人们的剧烈或长期恐惧、悲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能使得免疫系统的胸腺功能失调,T淋巴细胞成熟延缓,抑制抗体的发生及反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降低白细胞的活动能力,干扰淋巴细胞再循环而导致淋巴组织退化等现象,使免疫稳定与免疫监视功能出现障碍,由此而使免疫功能下降和失调,诱发免疫性疾病与心身疾病,影响身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当事人的身心健康。

14

我是医务工作者,感觉自己快要扛不住了,该怎么办?

答:面对疾病疫情,医务工作者承受的压力则会更加凸显出来。如果压力过大,医护人员需要先照顾好自己: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睡眠欠佳可咨询精神科医生;工作结束后,不再想与工作相关的事——听音乐、煲剧、打游戏、拍拖、与孩子游戏等;减少疫情信息的摄入;运动——哪怕在诊室里的空间做几个深蹲、伸手弯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给与自己积极暗示——一切都会好起来!倾诉——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或者有需要时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的帮助。

另外,为响应国家、省市号召积极部署各项疫情心理援助工作,坪山区特招募30名防疫心理援助志愿者。报名条件如下,年满18岁至40周岁(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身体健康;具备医护专业知识及相关工作经验,或持有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资质;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经验的优先;有重大灾害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优先。

抗击疫情,我们需要您!

坪山区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24小时防疫心理援助热线:85209333、19926542197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