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路权很好地治理了人车混行造成的拥堵。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是城市宜居宜业的基础,更是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新坪山的重要保障。坪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和提升辖区道路交通环境,今年5月13日,由市交通运输局坪山管理局实施的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该局将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高质高效推进,历时7个月挂图作战,12月20日,慢行系统完善、交叉路口改造、片区交通改善、地铁施工路段交通疏解、公交设施提升等10个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完工,施工范围覆盖坪山、马峦、碧岭、坑梓、石井等5个街道。
多通道缓解地铁施工交通压力
今年,地铁14号、16号线在坪山全线动工,坪山大道、深汕路、东纵路等辖区交通“大动脉”成为地铁施工的主战场。“多点位同时推进的地铁施工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动脉’通行效率受到影响、打了折扣。怎么疏解地铁施工带来的拥堵?我们破解的办法是通过打通拥堵道路节点的次支路网来疏通‘动脉栓塞’,提升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便民程度。”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亚迪路与坪山大道相接,是连通坪山与大鹏、盐田、龙岗、市区交通路网的主干道,车流量十分密集。在比亚迪路与新合路的交叉口,笔者看到很多车辆左转驶入了新合路。
“改造比亚迪路与新合路交叉口,将原来的右进右出路口改造成十字交叉口,左转到新合路可以疏导车辆通过锦龙大道往龙岗、市区方向过境,大大缓解了坪山大道的通行压力。这个路口的打通,也方便了大万新村、心海城等居民区的交通,回家的路不用再绕行。”规划科陈工告诉笔者。
在今年针对地铁施工的拥堵综合治理中,该局通过打通城市支路路口、增设掉头口等方式,将辖区内锦龙大道、新合路、比亚迪路、龙坪路、金牛路、兰景路、丹梓大道、丹梓北路、宝龙大道、站前路、深汕路等道路整合成4条分流通道,引导往龙岗、大鹏、惠阳等方向的车辆避开施工路段,形成疏导效果、提高通行效率。
多举措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交叉路口是道路交通的关键节点,而人流、车流的高密度汇集也使交叉路口成为导致“交通梗阻”的痛点。
在今年的拥堵综合治理工程中,该局主要针对坪山大道-东纵路、锦龙大道-沿河南路两个交叉口实施改造,进一步优化路口结构、充分挖掘路面资源,努力提升通行效率。
笔者了解到,锦龙大道、沿河南路原来是无信号的交叉口,人车抢行严重。改造后该交叉口变为右进右出路口,提升了通行效率,也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
采访中,笔者依次前往各个拥堵治理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了一个个“微整治”为改善和提升片区交通安全环境、通行效率带来的“大变化”。在站前路与龙坪路西侧进口道前新增了掉头口,实现了站前路往坪兰路的左转功能,疏解了站前路地铁施工的交通压力;在锦龙大道与坪山大道北进口处也有了掉头口,提升了沿河南路西往东行驶的通行效率;在深汕路上与宝龙大道、坪山大道交会处,金牛路上的萨米医疗中心段分别增设二次行人过街设施和配置信号灯,改善片区交通安全环境……
多层次提升公共出行环境
坚持“慢行优先”一直是坪山交通“治堵”的重要措施。在多次调研、实地查勘的基础上,该局充分考虑群众公共出行需求,在有条件的道路上新建、改建骑行道,努力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慢行系统。
今年,该局在比亚迪路等学校、厂区和居民区聚集的路段新建骑行路近8公里,持续完善辖区慢行交通系统,减少机非混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拥堵。同时,对大工业区东门站、福兴达工业园站、竹韵花园站、深圳技术大学站等11对公交站点完成升级改造,完善了雨棚、长椅等设施,改善公交站点候车环境,并对部分站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整治,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以“公交+慢行”的方式,连接起市民上班、上学、休闲购物、跨区通勤的便捷慢行交通网络。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改善,关系到学生上学路的安全、便捷,也是坪山今年拥堵综合治理的“重头戏”。
12月25日16时40分,在坪山同心外国语学校文源校区门口,正在等候孩子放学的田先生告诉笔者:“通往学校的创景路至金兰路路段正在施工,还一直担心接送孩子不方便,没想到开学时就修好了一条通到校门口的临时沥青路,解决了困扰我们的问题。”
今年,在坪环路、吉康路等路段,改善、提升后的人行道和从机动车道上“借”出来的骑行路,伴随着学校的新学期一同启用,也彻底改变了机非混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拥堵。(文/图:吕晓春詹佩芬陈志鹏)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