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聚焦十大重点 全力攻坚突破
2018年,坪山初步确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本级收入增长11%以上。
围绕市委“城市质量提升年”的总体部署,坪山区今年将聚焦突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努力攻坚突破,全面掀起东部中心建设热潮,奋力谱写坪山跨越发展新篇章。
●聚焦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紧扣全年任务目标,推动重点工作项目化、具体化,完成年度投资100亿元以上,切实在东部中心建设上拿出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成果。
严格实行项目责任制。建立重大项目“五定”工作机制,定牵头区领导,定主责部门,定目标任务,定完成时限,定考核标准。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统筹谋划项目库建设,加强优质项目储备,确保重大项目滚动开发、压茬推进。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项目。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谋划推进坪山大道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努力建设一批能够代表东部中心水平的标志性项目。建立项目督查巡检机制。建立项目“例会制”,定期研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实地督查,促进项目工作高效落实;组建“重大项目巡检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以巡检的形式深入项目一线、参与监督。
●聚焦东部创新高地建设。深入推进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集聚资源,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
按照“国际一流的质量标准”,瞄准“总部研发生产一体化”的高新区定位,深化高新区规划研究,明确开发模式、管理机制、建设时序和重大项目布局,确保规划能够有效落地。加快推进南片区核心区土地整备,确保高新区建设进入实质阶段。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结合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平台、新兴研发机构,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实施“龙聚坪山”系列人才政策,有针对性地强化政策比较优势,建立精准引才、柔性引才、人才寻聘等人才引育长效机制。加大优质创新空间供给。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优化创新创业政策,建立重大创新项目扶持政策个案研究决策机制。
●聚焦实体经济强基跃升。着力打造体系更加健全、链条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
着力打造体系更加健全、链条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三大产业孵化器,推进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等项目建设,提升国家级园区形象和功能。支持比亚迪公司进军“世界500强”,创建全国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示范区。规划建设金融产业集聚区,引入科技金融相关机构10家以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对标先进城区,加快形成公正透明、竞争有序、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增强对高端企业、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持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坚持以服务硬措施优化发展软环境,深入开展挂点服务企业活动,建立重点企业“诉求清单”,做实服务企业“工作台账”,让辖区企业与坪山共同成长、加快壮大。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继续落实“放管服”改革,健全政府权责清单体系,完善“强区放权”配套制度。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法治城市示范城区”建设。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拓展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实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聚焦制约发展的“难点”、影响工作的“堵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找准问题症结,筹谋治本之策。探索建立城市管理、工程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坪山标准”。全面梳理机构权责,厘清职责边界。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探索改革现行的安监、城管、环保水务等监管执法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
●聚焦城市建设优化提质。科学统筹城区开发时序,在城区功能和形象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推进重点片区开发,抢抓“城总规”修编契机,高质量编制《坪山区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5年)》和“两区两城”重点片区规划。加快推进高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务街区等项目建设。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实现传统文化、本土特色与现代风格和谐统一。积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推动东部过境、南坪三期、坪盐通道等高快速路建设,全力配合轨道14、16号线建设,继续推进云轨旅游专线试验线一期建设。
●聚焦建设美丽坪山。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不断提升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更加绿色、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区。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坚决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80栋违建清理等硬任务。全力攻坚治水提质,进一步压实三级河长责任,扎实推进非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治理,确保坪山河水质达标。全面提升城区绿化美化净化水平,打造具有标杆示范效应的道路和水系景观。着力打造“示范路、特色街”,打造坪山的“靓丽名片”。
●聚焦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全面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努力打造与东部中心定位相匹配的“文化强区”。
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唱响好声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市民素养不断提升。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持续擦亮“城市书房”“坪山文化菜单”等文化品牌。引进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
●聚焦建设幸福坪山。坚持民生优先、精准施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和保障力度,加快打造民生幸福城区。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科学评估、前瞻规划,加快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建设,全方位引进市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深圳技术大学去筹和一期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构筑全链条、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强化东部特色医疗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三名工程”,积极引进高水平医疗团队。加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年内确保完成新建和筹集8500套以上的目标。
●聚焦城区管理治理。以边缘盲区纳管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区管理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
加强边缘盲区管理治理。全面梳理深惠交界地带、进出坪山门户区域等管理治理短板,统筹做好绿化提升、环境整治、更新改造、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等工作,切实做到管理无缝隙、治理全覆盖。抓牢抓稳城区安全,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建设,提升街道指挥分中心规范化、标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