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大道和龙城大道交汇口,绿化带遮挡掉头车辆驾驶者视线。
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失缘于安全意识的匮乏
晶报记者走访“十大危险道路”,探寻事故背后的成因
深圳新闻网讯 交通事故中,最痛心的莫过于人员伤亡。近年来,深圳交通部门大力整治,科学规划,在保障深圳市交通出行通畅的同时,实现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减少。在庆幸的同时,我们仍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夺走了那么多生命?
根据交警部门统计,2016年深圳所发生的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涉摩托、电动自行车、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死亡事故死亡人数占比93.51%。在一线工作多年的交警大多会认为,交通安全意识的匮乏是导致事故的元凶之一,几乎每一起死亡事故的发生,都伴随着交通违章。深究其因,我们或许还可以认为是交通规划的问题,比如非机动车道的不完善,交通指示牌不完善等。最终,我们还是要针对每个问题逐步去分析,逐步去完善。
近日,晶报记者兵分多路,实地走访死亡事故多发的十大危险道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道路,希望从这些案例、现状中进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交通安全信息,以此警醒每一位读者。
龙岗大道,2016年共发生17起死亡事故,17人死亡
走访时间:2月25日中午11:30
走访道路:龙岗大道与龙城大道路口
辖区:龙岗交警大队
龙岗大道全长36公里,贯穿布吉、南湾、横岗、园山、龙城、龙岗、坪地7个街道,交通执法管理所面临的难点也很明显:路口较多的客观情况下,交通参与者守法遵规与安全意识也参差不齐,因而行人、非机动车易与机动车形成混流,道路秩序更为复杂。
统计显示,2016年度龙岗大道共发生统计上报交通事故29宗,其中死亡事故17宗,共造成17人死亡。经对死亡事故进行权威分析,涉及行人、非机动车的死亡事故共有11宗,其中涉及电动自行车4宗。晶报记者还注意到,2016年度,发生在龙岗大道上涉及违反信号灯指示通行的死亡事故3宗,涉及行人、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的死亡事故7宗,而上午与凌晨是事故相对多发时段。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者安全意识薄弱,是事故多发的重要主观因素。
现象:绿化带影响车主视线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龙岗大道的中央绿化隔离带往往种植着高大茂密的树木、植被,这对道路安全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龙岗交警大队在日常巡逻中尤为注意观察,“会反馈给有关部门进行修剪,尤其是临近转弯、掉头车道的树木不宜高于半米,否则会影响司机的观察与预判。”
龙岗大道与龙城大道路口,位于龙岗区繁华的中心区域,临近龙城广场地铁站,更有向前村、龙城商场、龙岗客运站等人群密集处,该处可谓将龙岗大道交通问题汇集于一身的典型路口。路口西侧龙岗大道东行路面,3号线高架段的高架桥下,有一处掉头路口,而路口前后的中央绿化带上均种植着高立的树木与茂密的灌木。晶报记者驾车在该处采访多位排队等候掉头车辆的司机,均表示,眼前的一株2米多高的矮树木,不利于司机提前预判对向车辆行驶情况。
现场:行人横穿机动车道,“没觉得有多危险”
上周六阴雨天,临近午时,龙岗大道与龙城大道路口来往的行人、非机动车辆并不算多,但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却不一而足:行人、自行车冲红灯,横穿机动车道,携带快递货物的电动自行车驶入机动车道甚至逆向行驶等一系列现象时而可见。在该路口机动车东行方向的红灯信号刚刚亮起,机动车辆尚未停稳之时,一对在附近工地务工的夫妇便自南向北横穿过了马路,走上绿化隔离带。晶报记者上前劝导,该夫妇却对记者表示,“刚从老家来打工,没觉得多危险,这样过马路快。”记者想继续询问时,丈夫便不耐烦起来,边转身走开边嚷道,“我这样过马路,又没事,问什么问,关你什么事?”
对策:加强宣传、加强整治
“龙岗大道自205国道提升改建而来,本就有众多路口及交通冲突点。”龙岗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陈昆向记者介绍,而这也是龙岗大道易出现行人、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与机动车形成混合交通流,从而形成交通隐患的客观原因所在。
针对混合交通流,尤其是夜间交通秩序问题,龙岗交警大队自去年下半年便着重加强了夜间巡查工作,针对性地在龙岗大道各路口,劝导行人、非机动车辆脱离机动车道。
龙岗交警大队向晶报记者表示,为提升辖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改善非机动车辆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的状况,今年,将与龙岗区文明办等有关单位或部门协作开展、做实“五进宣传”工作,将“搜集制作辖区相关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素材,提高企业工厂的工人、在校学生、社区居民的安全出行意识。” 此外,该大队表示,今年还将特别加强对酒驾、禁摩限电、行人与非机动车违法的整治,将继续落实夜巡工作,还将通过区、街道两级预联办的职能作用,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