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1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网约车合法化的起点。11月3日,滴滴司机接单开顺风车到达深圳湾口岸被查,车辆被扣押。执法部门表示,后续执法人员将进一步调查取证,依法作出相应处理。
(受访者供图)
钱涛介绍,他当天从深圳公明开车到深圳湾口岸,通过滴滴顺风车接了3个订单。滴滴软件截图显示,三位乘客的费用分别是34.8元、35.4元、42.9元。车开到深圳湾口岸准备下车的时候,却遇到了执法人员。
(受访者供图)
“执法人员把我叫下车,把乘客和我分开问话,执法人员问了有没有道路运输证”。见此场景,钱涛觉得不妙,一开始只说是朋友,并未承认开的滴滴,他说,“只是偶尔网上看政策还没落地,说了直接罚3万”。
(受访者供图 )
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称,钱涛陈述是受朋友委托送车上的乘客,并不认识他们,而且这趟行程不收任何费用,车辆没有道路运输证。在执法人员的询问中,一位乘客承认,自己是通过滴滴叫的车,需支付相应的车费。
(受访者供图:出发地点滴滴的内置地图显示错误)
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后,给钱涛开具了一份《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扣押决定书》,显示钱涛无出租车运营牌照、道路运输证的小轿车从事载客业务,扣押依据编号是K4。
在决定书的背面可以看到,K4一栏注明:《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2004年)》第五十三条第四项:无出租车营运牌照、道路运输证的小轿车及微型汽车从事载客业务的,市运政管理机关可以暂扣车辆,并处罚款三万元。
(受访者供图)
钱涛认为这样处理不公平。他说,“滴滴平台能正常运营,车主能在平台正常接单,车主有过,平台无责吗?如果滴滴顺风车或者快车不合法,为什么不直接跟滴滴公司交涉?”
11月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回应,由于当事司机与车内乘员陈述存在明显差异且疑点较多,交委执法人员在按规定完成现场调查取证程序后,对钱某所驾车采取扣押强制措施。后续,交委执法人员将进一步调查取证,依法作出相应处理。
《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制定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交委将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网络平台、从业人员、营运车辆加强执法监管。
滴滴方面就此事回应,接下来平台会妥善帮助车主处理此事。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法制办11月4日就《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举行了微信听证会。
参加听证会的共有92名代表,其中网约车企业代表6名、深圳巡游出租车企业代表6名、市民代表80名。围绕网约车管理四大焦点议题,网约车车辆准入条件、司机准入条件、现有网约车司机和车辆过渡安排政策、网约车如何保障营运安全和乘客的合法权益等展开讨论。
对于各方听证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深圳市交委在现场一一进行了回应。深圳市交委表示,将综合各方意见对政策进行调整,计划在本月内发布细则。
记者顾开贵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