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马峦街道坚持全周期治理努力织就安全“防护网”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1-07-16 22:15
分享: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7月16日讯(记者 邱嘉熙 通讯员 吴玲敏)“七一”前夕,市、区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马峦街道多位同志受到表彰。为展现他们在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和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的奋斗风采,动员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激励辖区干部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奔腾马峦建设新局面,本报开设“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专栏。

企业工伤事故率连续两年下降40%以上,今年上半年工伤事故率同比下降88%;“三小”场所连续两年无火灾事故;道路交通“微设计微改造”模式在全市推广……近年来,坪山区马峦街道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通过构建责任化的安全链条、科学化的防范机制、专业化的应急队伍、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努力筑牢安全防线,为辖区居民营造和谐平安的生产生活空间。

机制创新:安全员建在班组(楼栋)上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源头治理

在马峦街道大大小小的企业内,3000多人的安全员队伍时刻守护着企业生产的安全。这是马峦街道在全市首创“安全员建在班组上”、完善源头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新路,通过打通安全生产管理的“神经末梢”,给企业营造一种“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的氛围,实现只要有生产行为,就要有安全员在岗的目标。

坪山区优秀共产党员、马峦街道应急管理办常务副主任林彦涛介绍称:“‘安全员建在班组上’管理模式,就是每个‘班组’由班组长兼任安全员,对生产过程实时全流程监督。以落实‘班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打通安全生产管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三个一线’即安全生产一线监督、安全理念一线贯彻、安全隐患一线消除。”该模式也被比亚迪公司在全国厂区推广。

不仅是把安全员建在生产班组上,在马峦街道辖区内的出租屋,同样有了“安全员建在楼栋上”制度。“出租屋监管难,难就难在门难开,人难见。”林彦涛表示,街道整合居民小组、物业公司、网格员、楼栋长的力量,统筹建立“安全员建在楼栋上”制度,楼栋长就是安全员,楼栋长是第一责任人,居民小组长是第一监管责任人,切实打通出租屋安全管理的神经末梢。截止目前,已覆盖辖区楼栋达3181栋。

在交通安全上,马峦街道还以“微设计微改造”推动辖区交通事故率和交通违法率大幅下降,实现“小投入,大回报”,获高度肯定并全市推广。

安全宣讲:企业“点餐”,政府“送餐”

以系统思维推动从“思想”上消除安全隐患

不久前,坪山区马峦街道召开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投两建七重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辖区36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通过融合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七项法定职责和上级“一线三排”、“十清楚”及安全生产环境文化建设等工作内容,马峦街道形成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投两建七重视”工作机制,筑牢企业安全生产的“上层建筑”,让企业负责人真正抓起企业安全生产。

除了以“一投两建七重视”解决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认知抽象化、碎片化的问题外,一直以来,马峦街道都把安全宣传作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头戏。“安全宣传教育是风险最小,受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林彦涛表示,我们通过创新以消除“思想”隐患的宣传模式,在安全宣讲上注重体系化建设,让安全生产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马峦街道组建“八进五讲三知道”宣讲队,在辖区企业和“三小”场所逐一上门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培训教育,对辖区“三小”场所已培训4836家次,全覆盖宣传两轮以上,重点企业宣传培训全覆盖。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马峦街道在辖区企业实行“点餐式”培训服务,制定安全业务培训“菜单”,由企业按需“点餐”,政府“送餐”上门,提高宣传针对性、实用性,受到辖区企业广泛好评。

针对企业管理者、班组长和一线员工等,林彦涛带头授课,从思想隐患上出发,重点消除“不重视安全生产”的潜意识;针对“三小”场所、企业等,则通过宣讲队,走进各个场所,开展安全培训,消除实际操作上的安全隐患。

科技赋能:实行“四色、两防、一感通”治理模式

健全“三小”场所安全监管的综合治理

针对“三小”场所普遍存在基数庞大、安全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马峦街道通过流程再造、关系重塑、资源整合等机制建设,同时运用科技思维,探索出“四色、两防、一感通”治理新模式,基本构建了“三小”场所“闭环治理”体系。

“两防”基础先行,实现安全防护机制体系畅通。一是机制释能,夯实“人防”基础。打破“条块分割”壁垒,整合街道城管、网格中队、消安委办及社区安全办、治安队等力量,成立每个社区50-60人的“一支队伍”,明确由各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队长。该支队伍是街道安全整治“拳头力量”,聘请安全专家辅助重点场所、风险较大场所巡查,实行“全面覆盖、采办结合、闭环处理”,以“敢较真、敢碰硬、破顽疾”作风全面排查、消除隐患。二是科技发力,夯实“技防”基础。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开发“小安检”专业消防平台系统,辅助“一支队伍”开展巡查,有效实现了“一场所一档案”消防管理数据化,台账资料清晰全面,准确追溯“一支队伍”排查内容、巡查频率、隐患整改等信息,压实巡查人员监管责任。

“四色”分类支撑,实现消防风险隐患精准治理。在“两防”基础上,按照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标准,将“三小”场所安全等级划分为红、橙、黄、绿四色,其中“红色”表示违规住人、明火做饭、电动车充电等禁止类店铺,“橙色”表示储存、售卖、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动火作业等危险类店铺,“黄色”表示存在安全隐患的一般类店铺,“绿色”表示符合规定的安全类店铺。实行“巩固绿色类、整顿黄色类、严查橙色类、杜绝红色类”举措,依照分类情况确定巡查频次及整治力度,实现分类管理、精准治理。

“一感通”信息保障,实现远程监控预警和快速处置。在辖区“三小”场所全覆盖安装智能红外烟感火灾报警器3300余套,可以有效检测室内烟雾浓度变化、探测人体存在,做到实时监控、远程预警,切实起到“防火、防盗、防违规住人”的作用。同时,将红外烟感连接到街道指挥信息平台和社区智能安全管理平台,安排“一支队伍”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可及时将警报信息传送到指挥平台和当事人手机,保证迅速出动处置,实现“一感通”快速连锁反应。

据林彦涛介绍,自该模式实行以来,辖区两千多家“三小”场所未发生火灾事故,治理效果被国家《应急管理报》等媒体刊登报道,并在全市基层治理现场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安全发展: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统筹推动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

如何确保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保障企业生产工作安全顺利开展,马峦街道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推动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切实把好企业疫情防控关。

“我们要求应急管理办执法人员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将疫情防控列入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林彦涛表示,通过督促企业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健康监测、场地消毒等防疫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同时还积极引导企业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接种疫苗。

马峦街道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反复与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同时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协调医护人员进入大型企业开展核酸检测,并协助开展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

在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上,马峦街道针对企业、“三小”场所等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开展常态化疫情宣传,印制疫情防控“三字经”宣传折页,在辖区企业和“三小”场所逐一上门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居民科学防范能力。

“虽然过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林彦涛表示,将强化底线思维,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持续推进“安全‘365’,天天在行动”,加强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切实维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