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08年,这件沉寂已久的往事才真正浮出水面……丨东纵故事③
来源: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5-07-02 15:46
坪山新闻网
分享:

2003年,IBM公司雇员大卫·克尔在家中发现一面三角锦旗,上书“空中英雄”“柯尔(即克尔)中尉留念”“惠阳坪山人民敬赠”以及对应英文。直到2008年,大卫·克尔经中国同事确认,锦旗上的惠阳坪山就是深圳坪山。于是,一段沉寂许久的往事浮出水面……

“他只瞥了一眼,热切地点点头”

1944年2月,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唐纳德·W·克尔中尉与队友突袭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克尔的飞机也中弹,座舱内“到处爆发浪涛般的火焰”,他被迫弃机跳伞,一阵风将克尔吹到了九龙后山的观音山坳,一大批日军呼啸着朝观音山冲去搜捕克尔。

很幸运,当时年仅14岁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交通员李石路过克尔的着陆点九龙坳附近,克尔向他展示缝在飞行夹克里的“血幅”。“他只瞥了一眼,热切地点点头”,随后李石紧急处理了克尔的伤口,带着他一路狂奔。东江纵队收到消息后,马上开始了营救行动。(注:“血幅”是抗战期间,中国航空委员会发给来华参战的美国飞行员的标志,绸布制成,上书中文:“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以便飞行员发生意外时,能顺利得到军民救助。)

“到这里来,先生,我带你回家!”为搜捕克尔,日军出动了驻港总兵力的1/4,使用“铁壁合围”“穿梭扫荡”等战术。克尔不得不滞留在马鞍山、石芽山一带。在这里,克尔结识了名震港九的抗日英雄刘黑仔,被其率领的短枪队护卫隐蔽近两周。

在这里克尔得到了一张通往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手绘英文地图,还整齐地写着两行字:Come here, sir, I bring you go home, now!(到这里来,先生,我带你回家!)

1944年3月,港九大队海上中队几乎拿出全部家底,调派三艘武装船护送克尔横渡大鹏湾,以“引爆炸弹同归于尽”的决心突破日军封锁,绕过东平洲岛后在大鹏半岛南澳登陆,成功将克尔送到东江纵队司令部。

“鞭炮炸响了、锣鼓敲响了、山歌唱响了、巴掌拍响了……”

在东江纵队司令部,克尔见到了司令员曾生并与他交谈许久。“他是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家伙说话风趣而又周到……”与曾生的会晤,给克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还在东江纵队司令部留下了告别的影像。

1944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与克尔握手。随后克尔坐轿子来到坪山,当他被抬进曾生的母校坪山小学,“鞭炮炸响了、锣鼓敲响了、山歌唱响了、巴掌拍响了……”,坪山各界代表100多人在这里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并为克尔送上一面三角锦旗。克尔视若珍宝,并带回了美国,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克尔的儿子大卫·克尔在家中见到的那面三角锦旗。

“第14航空队驻东江纵队的情报站是美军在南中国最重要的情报站”

1944年3月19日,克尔被游击队员用轿子送到国民党军队的辖区。在那里,英军服务团接掌护送任务,10天后,辗转广东惠州、河源、韶关、湖南衡阳等地的克尔返回桂林。很快,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得到了克尔的脱险报告,权衡再三,他决定与东江纵队联手。

10月,经中共中央批准,美军与东江纵队建立合作关系,搜集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日战区的情报。此后至抗战胜利,东江纵队提供了很多非常宝贵的情报,对此,陈纳德、在华美军司令部甚至华盛顿都极为赞赏认为“第14航空队驻东江纵队的情报站是美军在南中国最重要的情报站”。

这段跨越国界的战斗情谊是深圳红色历史上璀璨的一页。如今,仍被人们铭记!

编辑:王奕婷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