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大代表工作会议现场。(张玲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6日讯(记者 张玲 翁任莹 林恒鑫)3月24日,深圳召开市人大代表工作会议,会上通报了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提出及重点建议交办情况和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主要安排,并表彰了2024年度全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
20件建议获评2024年度办理工作优秀案例
200所中小学实现午休躺睡,覆盖学生近30万人;优化风险补偿资金池工作流程、提高风险补偿额度比例,惠及2726家中小微企业,撬动新增贷款约2643亿元;全市长者饭堂和助餐点发展至257家,通过用餐补贴保障中老年人群体用餐……去年大会期间,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了906件书面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一年过去,在代表的推动下,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这些建议全部办理答复完毕。其中,共有18个单位办理的20件代表建议获评为办理工作优秀案例,这些都是将人大代表的“睿智之言”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的生动缩影。
今年代表工作会议上,对获得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的18个单位、20名代表予以表彰。一方面,鼓励代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精心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求真务实、突出质量,努力把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务实举措。可以说,这20件优秀案例是深圳人大代表工作服务中心大局,围绕深圳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圳实践的生动体现。
什么样的案例可以获评为优秀案例?必须是代表用心、用脑、用脚履职出来的。记者注意到,这些人大代表建议选题紧密围绕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宏观政策也有微观实事,都是社会各界关注度高,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了解实情,认真听取意见,并据此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高质量代表建议。
此外,代表建议办理单位的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也让人大代表建议最终落地得以实现。办理建议过程中,这些单位主动邀请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检查、验收、体验等工作,进一步认真听取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让人大代表了解办理进程和效果,真正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提交1039件书面建议
2025年深圳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积极建言献策,提出1039件书面建议。
从代表建议的类别来看,代表建议主要所属类别从多到少依次为:财经类建议235件,占22.6%;城建环资类198件,占19.1%;教科文卫类185件,占17.8%;社会建设类124件,占比11.9%,交通物流类107件,占比10.1%,监察司法类60件,占比5.8%。
从代表建议关注的重点来看,主要涉及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全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民生七“优”、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等十个方面。
今年,深圳首次实行大会建议“预提交”机制,代表预提交建议共604件,预提交率达到58.1%,预提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两会期间,深圳首次举办代表建议“提办对接”活动,邀请发改、工信等8个政府职能部门与代表面对面交流,提升了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水平,受到市人大代表的积极响应、支持和好评。
涉医疗、低空经济 7个重点建议交市政府重点办理
据悉,今年的1039件代表建议已完成初步交办。其中参与办理建议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单位是: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这五个单位今年建议办理数都超过了150件。
围绕深圳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结合对代表建议反映较为集中问题的梳理分析,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提出7个重点建议选题,分别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着力提升医疗治疗水平;加快推进深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施工项目协调做好排水管网运营维护;促进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优化深圳湾口岸交通规划;在我市建立和推广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进一步提升城市应对灾害风险能力,推动我市商事调解规范化、市场化,提升深圳商事调解法律服务能力等,交给市政府重点办理,推动实现“办好一项重点督办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此外,今年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各行业产业联系点也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选择了一批督办建议,希望推动建议办理督办真正转化为助力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工作,破解行业产业发展难题、造福民生福祉的实招硬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