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宁若鸿 徐兴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深圳国资国企、深投控将全力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锋表示。
何建锋认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资本要素的聚集和配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增强原始创新、突破前沿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活水”驱动,“深圳国资国企将坚持做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在基金设立、运行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示范,力争2025年为科创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创投资金支持。”
何建锋介绍,深圳国资国企将按照深圳市“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乐业办公体系建设部署,统筹调配园区资源,完成10万平方米零成本高品质产业空间供给,为入园的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租金减免优惠,降低初创企业创业成本。并将在能源、交通、园区、农业等领域开放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完善“场景创新-产业升级-制度优化”的良性循环,为新技术、新产品在深圳“开花结果”提供试验场。
“开放的创新网络通过连接全球创新主体(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促进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的跨境流动与高效配置,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何建锋介绍,深圳国资国企将积极参与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力争2025年市属国资系统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达130个。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加大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技术转移转化机构的布局建设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锐企业的针对性服务。同时,将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开展推介、猎聘、创新合作等,力争2025年向全市科技企业精准推送超1000名高端科技人才信息。采取“先引进、后匹配”方式,超前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和青年人才创业团队,让人才在深圳“试业”“试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