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峦山的晨雾漫过三洲田水库
刺桐花上凝结的露珠
折射出庚子年的光影
快来庚子首义步道
探秘深圳1900
解锁百年起义故事
重走英雄路吧
庚子首义步道
庚子首义步道是深圳首条结合红色革命遗址和自然生态的特色徒步路线,从庚子首义旧址(罗氏大屋)一路延伸至黄豆窝义塚,全程19公里,串联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展现革命先驱的奋斗历程。行走在步道上,不仅能感受庚子年间的四方风动,追溯革命先烈的英雄足迹,还能欣赏樱花与梅花的浪漫,山林与水库的清幽,以及客家建筑的韵味。
红花映照下的客家排屋——罗氏大屋,是庚子首义革命军总管罗蕴光的家,是三洲田革命司令部,也是庚子首义步道的起点。
步道旁的解说牌为路过此处的徒步者,无声讲述罗氏大屋浴火重生、罗蕴光与庚子首义的故事。
从“庚子首义大事记”中,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庚子首义始末。
那是庚子年秋,革命军在沙湾兰花庙发起了首战,打响了辛亥革命运动第一枪。
庚子年,即1900年,孙中山先生在这片土地上,策划了起义——庚子首义。
与解说牌互动,可以进一步了解庚子首义的先锋将士,还可以扫码聆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演讲。
▲扫码听孙中山爱国演讲(粤语原声)。
小小马峦山,巍巍民族魂。在民族觉醒的起点上,马峦山村民们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百名村民加入革命队伍。
与罗氏大屋仅一路之隔的强华学校,新建于民国,由罗氏族人罗蕴光、罗福等捐资创办。“强华”二字寄托着罗氏宗族的期望:培养有志报国的后代。
强华学校虽已空寂,但我们仍能从村民的口述中,一窥当年师生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场景。
不远处是庚子首义革命军的兵工厂遗址。据调查,它由三座简陋的房屋组成,每座房屋大约有十五六平方米。
▲马峦山兵工厂遗址,图源《四方风动——孙中山与庚子革命首义》。
▲孙中山庚子首义雕塑园情景雕塑:《运送枪械》,郑士良等人把武器运送到沙鱼涌后,由骡马驮上马峦山,图源《四方风动——孙中山与庚子革命首义》。
这里曾有一条长约11公里的山路,庚子首义革命军沿着它,往返马峦山与三洲田。
当年的山路如何蜿蜒已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沿着坪马线公路行走。
一路经过云海谷、三洲田水库、盐三路、孙中山庚子首义雕塑园和小三洲樱花园4号岗亭,最终抵达庚子首义步道终点——黄豆窝义塚。
在19公里的徒步旅程中,追忆革命先烈的铮铮步伐,解密庚子首义的时空密码,领略山川河流的浩荡情怀。
▲马峦山梅亭。
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马峦山上,万树梅花次第开放,青梅、绿萼梅、宫粉梅......
登梅亭可观赏满园梅景,品山河盛境。
▲马峦山梅亭。
2月到3月,小三洲樱花应时轰天的花事,是春天在枝头炸开的烟花。
在醉樱亭凭栏远眺,自然生态美景尽收眼底。
▲小三洲醉樱亭樱花。
深圳,这座因改革开放闻名的现代化都市。其实改革的精神,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
孙中山先生在选择起义地点时,将目光投向了惠州府归善县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在新世纪初的庚子首义中,深圳人民积极响应,义无反顾地投身民主革命。
从此以后,革命血脉渗入深圳的文化基因中,成为其敢闯敢试、包容创新的精神底色。
▲扫码查看
《四方风动——孙中山与庚子革命首义》讲座视频。
孙中山庚子首义雕塑园,为首义英雄树起一座历史丰碑。
孙中山先生,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庚子首义的直接领导者,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他,国内外出现很多以“中山”命名的学校、医院、楼堂馆所、马路和公园等。包括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
▲扫码查看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视频。
步道终点位于山林深处的黄豆窝义塚。
当山风拂过镌刻着“義塚”石碑,19公里的徒步终成一场跨越120余年的对话。
马峦山与三洲田唇齿相依,彼此相望,承载着庚子首义的烽火故事。
来庚子首义步道,在足迹中感受历史的脉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吧。
交通指引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07:00-18:00
☆自驾导航
马峦山郊野公园北门停车场
☆地铁
14号线坪山围地铁站
16 号线东纵纪念馆地铁站
☆公交
马峦山园区总站公交站(M479路)
(注:以上公共交通均须先到达马峦山郊野公园北门,再沿坪马线公路步行至罗氏大屋。)
☆更多信息
步道长度:约19公里
步道起终点:庚子首义旧址(罗氏大屋)——黄豆窝义塚
可扫码获取庚子首义步道VR全景↓↓↓
可扫码获取庚子首义步道轨迹↓↓↓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