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7日讯 (记者 曹园芳)在坪山区,劳动争议调解社工的工作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近日,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劳动调解社工服务项目许家彬,就劳动争议调解社工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享。他指出,作为法律与情感、制度与人性的交汇点,劳动争议调解社工不仅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的重任,更在每一次调解中,通过倾听、翻译和创新,为劳资双方搭建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在矛盾中探寻平衡,以专业守护公平——对劳动争议调解社工工作的思考
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劳动调解社工服务项目 许家彬
作为劳动争议调解社工,我们的工作处于法律与情感、制度与人性的交汇处,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一环。通过众多实际案例的处理及对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认识,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并对劳动争议调解社工的身份有了新的认知,对改善当前劳动争议困境有了新的思考。
劳动争议调解社工的三重身份
倾听者:情绪疏导,搭建沟通桥梁
在处理外卖骑手因交通事故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并主张工伤待遇的案件时,劳动者在调解室情绪激动,愤怒地表示自己为公司辛勤付出,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却在遭遇事故后无法获得应有的工伤待遇。此时,调解社工的首要任务并非急于讲解法律条文,而是递上一杯温水,给予其半小时的“情绪泄洪”时间。只有当劳动者感受到被尊重,才会从最初的“对抗模式”转变为“沟通状态”。这种“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策略,能够有效避免调解陷入僵局,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党建引领下,社会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倾听劳动者诉求,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劳动者在调解过程中感受到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关怀。
翻译者:法律风险转化,促进双方和解
某科技公司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辞退一名劳动者,而劳动者坚称自己遭到公司恶意针对。在调解过程中,没有直接指出公司存在不合理的行为,而是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转化为管理语言向公司阐明:“贵公司的试用期考核制度若缺乏明确量化标准,在仲裁时极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届时赔偿金将是现在协商金额的2倍。”这种将法律风险转化为公司成本计算的方式,使公司清晰认识到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在工作中,我们应注重向企业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加强与党组织的联动,发挥党组织在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作用。
破局者:创新方案,实现共生共赢
某教育机构因资金链断裂引发42人集体维权,机构账面资金仅够支付40%的补偿金。面对这一困境,我们创新提出“分期支付+推荐就业”方案:机构利用在园区的押金及账面账户进行分期支付,同时充分利用园区内其他教育机构资源以及老板自身的人脉资源,为员工对接新工作。这种跳出传统“非黑即白”思维模式的解决方案,让劳资双方从原本的“你死我活”转变为“共生共赢”。这一过程中,我们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各方协同合作的理念相契合,体现了在复杂情况下通过创新思维和资源整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当前劳动争议困境的四大建议
提升调解专业性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邀请劳动法专家、心理咨询师等授课。尤其要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相关争议案例的学习,如外卖骑手、网约工等新兴领域劳动争议案例分析。通过不断提升调解社工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劳动争议案件。在日常工作中,可将社工培训与党员教育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有党性的专业调解社工,发挥社工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劳动普法宣传
针对中小企业主开展“用工风险防范”讲座,帮助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同时,通过短视频、社区讲座等形式向劳动者普及维权常识,减少因“不懂法”导致的极端维权行为。在社会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引领下,将劳动普法宣传作为重要内容,借助党组织的力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宣传效果,增强企业和劳动者的法治观念。
完善联动支持体系
积极协助推动“调解-仲裁-诉讼”衔接机制,对于调解失败的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加强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之间的程序衔接。通过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在社工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各方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政策优化
针对实践中暴露的普遍问题,如“996”加班认定难、新业态劳动者社保缺失等,通过深入调研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及时向政策制定部门反馈,促进劳动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党建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反映群众诉求,推动政策向更加公平、合理、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方向优化。
让调解社工成为社会公平的温度计
当看到劳动者在调解协议上按下手印时颤抖的双手,以及企业主在达成和解后长舒的那口气,我们深刻意识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对于社工而言,不仅仅是解决个案的技术工作,更是测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温度计”。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更智慧的机制设计、更人性的制度安排、更有韧性的职业成长体系。通过每一场调解,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让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社会治理保障。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