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春风,让梦想生根发芽;教育是灯塔,为学子指引方向。在坪山这片创新创业的活力沃土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在这背后,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是教育领域的璀璨星光,用坚韧、智慧与爱诠释着教育的神圣使命。
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杨思萍、秦政、温映霞三位教育领域巾帼的精彩故事。看她们如何在德育创新中塑造灵魂,在课程改革中探索新路,在教育服务中传递温暖。她们的故事,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是对育人使命的担当,更是坪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让我们共同领略她们的奋斗风采,汲取奋进力量。
杨思萍:精耕三尺讲台 坚守育人初心
“人以信立世,师以德育人”,这是东纵小学杨思萍老师的教育信条。在东纵小学,她是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还是一位班主任。这三个身份如同学校德育工作的“三驾马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
学校里,孩子们都喜欢称她为“苹果老师”。作为学校大队辅导员,她创造性地开设了“纵传承”少先队活动课程,带领少先队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开展“时空对话”,把“传承东纵精神”的种子植入孩子心中。当孩子们戴着“东纵英雄勋章”在国旗下宣誓时,这位深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眼中闪烁的,是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深情守望。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杨老师是广东省中小学未来课程道德与法治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她积极参加思政课程开发,编写了《给孩子们讲民法典》《跟着课本去旅行》等多部书籍,推广“玩中学,乐中学”的体验探究课堂模式。她深知活动体验是德育的有效途径,怀孕期间,仍坚持与孩子们一起开展“萌宠龟领养成长计划”“我和恐龙蛋一起成长”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懂得敬畏生命。
杨思萍老师对教育的爱不仅在东纵小学开花,更是将其带到了偏远山区。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大同乡支教期间,她联动粤桂两地的学校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亲自为寄宿的留守儿童缝制“爱心妈妈”玩偶。杨老师的付出与关爱,如同静水流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家长不应是教育的旁观者。”杨思萍老师深知,家校共育的道路上,家长的成长与孩子的进步同等重要。面对肩负家庭与工作双重压力的女家长们,她是给予理解与支持的“暖心挚友;面对存在育儿困境的家庭,她是传递信心的“能量使者”……她的这份大爱,早已在家长中传为佳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杨思萍老师像一枚永不停转的陀螺,在德育创新、课程改革、家校协同的维度上,描绘着坪山教育的美好图景,她的故事正如坪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彰显着新时代女性“柔肩担重任,匠心守初心”的磅礴力量。
秦政:用爱与创新点亮学子星辰梦
从教二十载,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副主任秦政,始终以赤诚之心扎根教育沃土,以创新精神探索育人路径,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区骨干教师,用爱与智慧点亮万千学子的成长之路,先后获评“坪山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卓越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坪山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学生和家长们眼中最信赖的老师。
秦政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她创新少先队教育形式,通过故事会、经典诵读等活动激发学生潜能,辅导学生荣获深圳市“故事大王”称号及省市级赛事奖项。面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她坚持“寻找闪光点,赋能成长路”,既关注优等生的拔尖培养,更注重后进生的个性化帮扶,让班级成为“人人发光”的舞台。
作为班主任,秦政以身作则,用行动传递“乐观、积极、有担当”的育人理念。她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社区广场,组织家长共建“四点半课堂”,与贵州、广西学校结对帮扶,将德育融入社会实践。作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秦政始终走在教育创新前沿。她推行“正向引领的德育评价机制”、创新幼小衔接路径、打造“校园博物馆课程”,致力于为广大学生搭建成长的阶梯。她还积极探索AI赋能教学,“双师促衔接,同心巧育人”的典型案例获区一等奖并纳入市级课程资源库;她坚持每学期听课超40节,主持的课题、撰写的论文屡获国家级奖项,为区域教学改革提供了典型范本。
二十载春华秋实,二十载桃李芬芳。“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位躬耕杏坛的燃灯者,正以不变的初心继续书写着新时代的育人篇章。
温映霞:十年砥砺前行,做新时代育人的追光者
在坪山区六联小学,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她是党政工作的“多面手”,是师生心中的“暖心人”,更是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优秀典范——她就是温映霞。
晨曦微露时,校门口总有她护航学生安全的身影;华灯初上时,办公室常见她与青年教师促膝长谈。十年间,她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守护平安上学路,发起“党员结对学困生”行动,让数百名孩子重拾学习信心。当六联小学借址日新小学办学时,她白天完善新建党支部制度,夜晚为新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用三个月时间带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党员队伍。
“党建工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成为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温映霞始终将这句话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她构建“党员1+N互助成长共同体”,组织党员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她带领团队创新打造“136”党建品牌,提炼出“一心•三引•六联”工作法,让“人人皆先锋,事事能育人”的理念浸润校园每个角落。除了党务工作外,温映霞同志还兼任学校妇女主任一职。她深知女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女教职工提供从职业发展到心理健康的服务,全方位守护“她力量”绽放。
三尺讲台上的温映霞同样光彩夺目。从教以来,她与团队创排的英语剧获深圳市比赛一等奖,撰写的《跨学科视角下小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等多篇论文,为新课标落地提供了创新思路。正如她所言:“教育者的成长,应该与学生的进步同频共振。”
十年韶华,温映霞诠释了何为“初心如磐”。当问及未来规划,她目光坚定:“党建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永无止境,我将继续做教育沃土的耕耘者,让党旗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这,正是一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对初心使命的最好回答。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