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20日讯(记者 王奕婷)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AI技术,正一步步对传统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
2月18日,广东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提出要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加快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此前,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在深圳坪山召开,会上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辅助系统,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将接入DeepSeek,提升车端和云端的AI能力。
技术革新驱动制造业全面升级
每一场科技革命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当前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比亚迪总部所在的深圳市坪山区,正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推动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与智能化体系构建,坪山实现了生产效率的跨越式提升,成为新一轮智能制造应用的示范地。
比亚迪率先将智能技术运用在产线上,走进其生产车间,最吸睛的莫过于一批正在产线上进行搬运作业的“机械员工”,这些拥有“钢铁之躯”的人形机器人,不仅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共享“大脑”进行协同作业,实现物流场景无人化和规模化商业应用。
现如今,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力量,一座颇具未来感的现代化“智慧工厂”正在这座“未来之城”缓缓崛起。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同样为坪山区的制造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从生产线的自动化到产品设计的智能化,从仓储物流的精细化到客户服务的精准化,AI技术正在渗透到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企业不仅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实时将生产过程量化为数据,并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截至目前,坪山有146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69家企业获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及以上等级认定,其中荣耀获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
政策引领构建智能制造生态
坪山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六千亿元,增长21.7%。至此,坪山区已连续三年完成千亿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数据背后,得益于坪山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坪山所拥有的完备制造业供应链和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是孕育产业AI的基底,拥有大量测试AI的土壤,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将爆发AI的“超级应用”。
早在AI应用爆发的2023年,坪山区就以前瞻性的眼光注意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显著提升,并出台了《深圳市坪山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通过资金支持、技术研发补贴等措施,为企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推动区域智能制造生态的构建。
数字化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让生产环节有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宝贵的训练素材,使得AI系统能够不断学习和优化。这是坪山以人工智能推动智能制造的“关键底座”。
如今,当AI服务产业的浪潮席卷,坪山围绕“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两条主线。加快构建算力、算法和数据的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AI基础设施,助力企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通过引入AI大模型,企业能够实时分析生产数据,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人为失误,提升产品良率。这种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坪山亿道总部大厦写字楼里的智能工厂,一组装载有上千个灯珠的相机正在对样品进行高速拍摄,在AI工业视觉系统的“火眼金睛”下,短短几秒,就完成了10—12个样品的缺陷检测。“我们通过训练好的模型,让AI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大大降低工程师和工人的工作量。”亿道工厂生产总监张新介绍,“靠人工只能检测出80%的产品质量问题,使用AI视觉检测系统准确率超99%,完成超高品质交付。”
随着AI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坪山在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坪山区通过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AI赋能传统制造业提供“坪山经验”。
在这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中,坪山区正以新技术为引领,书写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坪山区有望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为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文来源:坪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