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2岁男孩食用柿饼后突发腹痛,坪山妇幼微创手术为其保住50厘米肠管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2-07 16:40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7日讯 (记者 曹园芳 通讯员 张哲纶)临近春节,深圳坪山一名2岁男童小萝卜(化名)因突发阵发性腹痛,被紧急送往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救治,经过检查确诊为“梅克尔憩室血管索带导致的急性肠梗阻”,该院小儿外科团队为其开展紧急微创手术,成功挽救了约50厘米濒临坏死肠管。

小萝卜被家属紧急送至该院儿科急诊时,腹痛难忍。医生当即对其进行了初步彩超检查,提示可能为“一过性肠套叠”。但在后续观察中,患儿的腹痛症状持续加剧,并且相继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病情复杂,随即安排及时复查CT,复查显示为“小肠梗阻、腹盆腔积液”,情况十分危急。

腹腔CT影像

医生追溯病史发现,小萝卜在发病前食用过柿饼和粽子等不易消化食物,结合小萝卜腹胀加重,CT提示肠梗阻、腹盆腔积液等病情,小儿外科、儿科、放射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迅速展开分析讨论,一致认为若不及时手术探查,极有可能导致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同意后,由小儿外科主任张镟博士主刀,主治医师李丹丽协助,带领团队迅速为小萝卜实施了紧急腹腔镜探查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小萝卜腹腔内有约100ml鲜红色血性液体,一段回肠因一条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的索带(梅克尔憩室血管索带)紧紧缠绕,如同绳索死死压迫住肠管,形成腹内疝并导致肠管扭转,肠管已严重扩张、充血,肠壁及肠系膜广泛水肿,随时可能发生坏死、穿孔。

时间就是生命,小儿外科团队迅速为其切除了这条索带,解除了肠管压迫,并进行扭转复位,成功挽救了近50厘米的濒临坏死肠管,避免了切除肠管的严重后果。术后,小萝卜生命体征稳定,腹胀明显缓解,很快可以顺利排气排便。目前,小萝卜已康复出院。

梅克尔憩室血管索带,长约12厘米

“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好在医生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然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后悔莫及了。”小萝卜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术后查房画面

张镟主任介绍,梅克尔憩室(Meckel憩室)是小肠(通常在回肠)上先天遗留下来的一个结构,就如肠子上多出来的一个“小口袋”。正常人群中梅克尔憩室发生率为1%-2%,而梅克尔憩室血管索带正是供应梅克尔憩室血管退化不完全所形成的腹腔内先天性索带,仅存在于3%-6%的梅尔克憩室人群中,大大增加肠道梗阻风险,而食用不易消化食物,则有可能进一步诱发,术前难以明确诊断。她提醒广大家长,如发现孩子不明原因腹痛,尤其伴随呕吐、腹胀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排查,以免延误病情。

近年来,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坪山区政府特别引进了该院小儿外科专业团队。该团队长期致力于先天性梅克尔憩室血管索带(MDB)导致肠梗阻的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中英文学术论文。通过建立“预防保健-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多学科协作救治模式,团队成功救治了多例梅克尔憩室、巨结肠、十二指肠闭锁、肠闭锁、幽门狭窄等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

编辑:杨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