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以“6+3”产业集群撑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25-02-05 11:18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深圳东部,坪山大地,处处勃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2024年全区GDP增长9%,连续三年增速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6%,连续三年增速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2%,连续三年增速位居全市各行政区第一,连续4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9.67%,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7.7%,投入强度位居全市第二。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35.9%,占全市比重实现翻倍。

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坪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找准新赛道,打好制造业这张高质量发展的“王牌”,把“王牌”变成“王炸”组合,释放“链式反应”强大动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面向2025,坪山将锚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未来产业试验区的目标,抢滩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6+3”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制造业大区的格局和担当勇挑大梁。

稳中求进 经济新动能加速培育

工业稳,则经济稳。坪山是制造业大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这是坪山最为深厚的“家底”。

2024年,坪山三大主导产业发挥出关键支撑作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大关;生物医药年均产值复合增长率超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4700亿元。

如果说现有产值的特点是“稳”,代表着未来产出规模和水平的工业投资,则令人欣喜。2024年,坪山千亿级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一期基本完工,亿道信息总部基地建成投产,新增工业投资总额撑起全市工投增量“半边天”。

技术改造投资方面,坪山新增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企业24家、绿色工厂企业7家,培育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与此同时,坪山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度携手中国汽研建设大湾区总部基地,用好深圳市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百亿级基金,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领跑全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凭借硬核的工业实力,蓬勃发展的坪山在全国、全省经济版图中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区第29名;首次入选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跻身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上榜“2024赛迪创新百强区”。

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这是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经济结构、增长质量和效益来看,坪山高质量发展动能依然充沛。

2025年,在“制造业强区”的牵引下,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将在坪山落地开花:加快建设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风洞中心、新三大实验室等项目;建设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

2025年,即便面临多重困难挑战,坪山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将持续:支持半导体企业提高国产替代市占率;攻坚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应用;坚持“智改数转”,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行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活力奔涌 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前不久,坪山在全国率先出台县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推出九条十款创新举措,打破地域和院校限制,鼓励所有具备学科优势、契合产业发展的高校科研院所来坪山。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坪山吸引了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坪山转化基地、西北工业大学低空经济联合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落户,仅中南大学一年内就落地转化4项重大技术成果、开放专利162项、8家校友企业落户坪山。

人才与机遇的相汇,成就人气胜地。

坪山新增27个市级以上创新载体,招引京西智行等百余个优质项目,新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18人、高层次人才152人,高技能人才1183人。

创新与环境的融合,成就创业福地。

2024年,坪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新增商事主体1.2万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5家,近50家企业在细分赛道的市占率稳居全国全球前列。

要素与服务的互动,成就效率高地。

坪山启用产业空间地图,推出“坪山益企行”“政企直通车”,整备释放出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空间,深圳东部地标性产业园“正奇未来城”成功封顶,投入运营国内最大一站式生物医药产业综合体。

经营主体积极开拓,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坪山经济社会高效运转。纵使前方困难重重,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这是坪山经济的韧性、后劲所在,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2025年,坪山将争取引入深圳医学科学院坪山转化基地、中国科学院先进院等创新平台,高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建设,加快建设高新北先导区、高新南启动区。

推动“四链”融合,坪山将探索建立少年科学院,支持零一学院坪山基地依托清华大学建强猫头鹰实验室,开展针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科研迪士尼”项目,实施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

此外,在2025年规划蓝图中,坪山多次提及“人工智能”: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布局算力、算法等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等行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发展;争取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方面授权事项在坪山率先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信心赛过黄金,实干创造未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坪山笃行实干、增强信心,携手奔赴更高质量的2025。

【一线案例】

以改革托举“幸福感”,打造诗意栖居地

城市的发展,是产业与城市互促、互融的过程,既要抓“产”的集聚提质,也要抓“城”的优化升级。在坪山,城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如果你问一个坪山人,周末可以做什么?你会得到很多答案:在坪山图书馆听一场“书话坪山”主题沙龙;到坪山大剧院观赏杨丽萍的舞剧《孔雀》;去坪山戏剧谷看戏剧嘉年华;跟着亲子游、工业游、生态游等精品线路沿途打卡……每逢假期,坪山一直在“花式”造节日、办活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玩”,推动消费场景“出新”。

不仅如此,坪山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在交通建设、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擦亮惠民底色,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工作都很忙,现在终于解决问题了。”过去一年,坪山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首尾,不仅在全市率先实现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全覆盖,还推动全市首个养老助残服务综合体开业运营。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坪山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坪山河干流连续多年保持地表水Ⅲ类水质,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史上第一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詹天佑奖,坪山河治理入选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头陂公园成“网红”打卡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外兼修涵养品质、提升颜值,“未来之城”的画卷更加出彩。2024年,坪山持续完善“总设计师”机制,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坪山中心片区发展规划,高铁坪山站作为主枢纽列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成30条道路,打通断头路24条,城区功能配套加速完善。

在公共服务方面,坪山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获评全市A等次,在全省县区级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中连续五年获评“优秀”,2家社康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医疗满意度创历史最好成绩。

新征程,新未来。2025年,坪山将紧扣“民生七优”目标,稳步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持续提升居民信心:深化房地产领域治理改革,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依托“名校名师+集团化办学”,引领优质学校从“一所所”发展到“一群群”,健全精准高效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域重点商圈发展规划,拥抱银发经济新蓝海,提振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

编辑:王奕婷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