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星期六
家门口的绿意盎然,坪山12个共建花园集体亮相
来源: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5-01-18 17:05
坪山新闻网
分享:

为持续推进“绿美坪山”生态建设,提升市民的参与感与幸福感,坪山区的共建花园项目迎来了新的篇章。

2024年,坪山区共新增了12个共建花园,包括:5个校园型、3个街边型、3个公园型及1个城中村型。这些花园的落地,凝聚了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及广大市民的共同智慧和力量,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促进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12个共建花园已全部落地,各具特色,为坪山区的城市生态增添了新的亮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绿色空间,见证这场由多个力量共同推动的美丽蜕变。

新花园名单:

校园型

石井街道 -半亩园

坑梓街道 -爱 · 禾苑

马峦街道 -星星海花园

龙田街道 -寻趣园

坑梓街道 -童心园

街边型

石井街道 -自然里花园

坪山街道 -等风来花园

碧岭街道 -环语园

公园型

龙田街道 -蕉通园

碧岭街道 -连心园

坪山街道 -绿圆妙境

城中村型

马峦街道 - 119花园

(以花园类型排序)

校园型01

『“半亩园”共建花园』

位于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半亩园”如同朱熹的半亩方塘,承载着无限的生命力与创意,赋予创意设计学院的学术生活源源不断的“活水”,并通过实际的设计与建造,帮助学生们在自然环境中体验生态生活,收获成长与未来。

“半亩园”融合了“创意激活”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围绕学生日常学习与社交需求,打造一个既具教学实践功能,又兼具课余休闲的多功能空间。在这个花园里,学生们如同春风中的新芽,汲取知识和灵感,茁壮成长。这个空间也像一片宁静的池塘,安抚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活力。

02

『“爱 ·禾苑”共建花园』

位于坪山区中和幼儿园

深圳市坪山区中和幼儿园以“用爱连接成长” 办园理念,以“培养有温度的儿童”为办园目标,积极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室内外一体化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与自然、材料、环境对话中探索自然,释放游戏天性,体验乐趣;充分感知爱、体验爱,创享爱。

共建花园倡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与中和幼儿园探索共进的初衷不谋而合,支持儿童学习探索的爱•禾苑,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纷纷参与其中。因地制宜设置禾•小工匠、禾•水叮咚等十个活动区,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好儿童创设高质量育人环境。

03

『“星星海花园”共建花园』

位于坪山区心海幼儿园

“星星海” 花园设计沿用原场地太空元素,意在探索星空主题下的自然之旅,给小朋友们提供释放活力的星星舞台。

花园的整体设计分为四大区块:生命花园区、展示花园区、动力花园区、研读花园区。区域的划分旨在建立观察、体验、实践的全方位感受,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双手在感受、分享、畅玩中,重在孩子们与自然互动的过程。

04

『“寻趣园”共建花园』

位于深圳技术大学第二附属幼儿园

“寻趣园”的设计理念为“延续精灵元素,以陪伴者视角带领小朋友探索自然”,设计手法引用技大二园的logo——小黄盒子精灵元素,为场地注入活力。从家园出发,以五大自然元素沙漠、海洋、森林、梯田及平原作为据点,让小精灵们带领小朋友一起寻找乐趣,探索世界的奥妙。

05

『“童心园”共建花园』

位于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

“童心圆”的整个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童心探索的形式,保护地球”,通过共同参与和创造,增强校园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童心园”将花园分成五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创新地利用可回收不可降解的材料,创建了一系列互动游玩设施。比如,废旧轮胎被巧妙地改造成孩子们攀爬和滚动的玩具,同时在轮胎中种植花草,增添了生机与趣味。设计过程中,还为昆虫建造了饮水池,设立了植物科普学堂,保留了原先的种植田地,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种植。

街边型

06

『“自然里花园”共建花园』

位于金龟半坝河道旁绿地

“自然里”花园作为深圳9座特色蝴蝶园之一,致力于守护生物多样性,融入蝴蝶元素,打造生态友好的灵动空间。设计采用轻介入的方式,巧妙与周边环境融合,不仅赋予绿地新的生命力,也提供了一个供生物栖息的庇护所。

通过结合金龟社区自然博物规划思路与儿童友好城市、生态蝴蝶谷理念,整个花园设计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形象入口区、生态休闲区和自然科普区。蝴蝶的元素贯穿始终,从地面图案到小品设施、科普展示和剧场等处,都融入了蝴蝶的生命力与灵动美感,既能让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好,也为周边的昆虫、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进一步加强金龟社区的自然生态特色,突出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使命。

07

『“等风来花园”共建花园』

位于六联社区祥祺南侧绿地

“等风来”共建花园其创意灵感源自对自然山谷与清风的深度感悟,从而赋予了这片空间独一无二的魅力与活力。步入花园,便能深切感受到那以风之轨迹为蓝本精心设计的中心多功能区域,它巧妙融合了观赏与游乐功能,别具匠心。

“等风来”共建花园设计提取自然环境中的山谷和风元素为场地赋能,整体设计运用风的轨迹签态,形成具备观赏及玩乐的中心多幼能空间。风的到来,是无形的,人的到来,是有形的。场地无形的风形成了“聚风场”,把周边人群联结在一起;风吹进起伏的“山谷”为周边的儿童提供一处欢乐地及科普地,也为小昆虫提供生态栖息地,为周边人群提供一块趣味、松弛的街角绿地。 

08

『“环语园”共建花园』

位于马峦创谷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南侧绿地

“环语园”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界中的循环与环形图案。每一个圆形图案都像是一个故事的开端,而故事在园中不断延续,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多维互动。

“环语园”被设计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平台。环形步道连接着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集会区、休憩区和共建花园区。在这里,每一圈环形都是一次新的体验,每一位游客都在参与这个不断延展的故事。环语园不仅是一个自然的绿洲,更是社区的集体记忆库。通过社区成员的参与和贡献,这里将汇集来自不同背景的故事和文化,形成一个多元且包容的公共空间。

公园型

09

『“蕉通园”共建花园』

位于西坑法治公园

“蕉通园”的“蕉”来源于原场地的一片芭蕉林,设计提取场地内芭蕉林的语言形式与颜色,为场地注入活力,通过组织居民进行植物种植、昆虫屋制作等共建活动,激活原有场地消极空间,打造成一个儿童友好、交通科普兼自然教育的绿色空间。

花园被精心划分为三大区域:休闲科普区、游玩花径区和生态花园区。在这里,芭蕉树成为了连接各个区域的绿色纽带,它们不仅为花园增添了热带风情,还成为了居民们亲近自然的桥梁。

10

『“连心园”共建花园』

位于汤坑股份合作公司北侧绿地

“连心园”的设计灵感来自圆形的铺装图案,这些圆形的路径与空间相互交织,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每一个圆环都代表着一种美德或价值观,而它们的交融则展现了社区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连心园”以圆环作为核心设计元素,每个圆环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平衡,还代表着社区成员的彼此联系。圆环的互相连接象征了社区的团结与协作,在这个空间中,每个人都是连接的一部分,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温暖与活力的社区。

11

『“绿圆妙境”共建花园』

位于六和社区飞西村和庆路旁

“绿圆妙境”在设计中以“圆”为核心设计元素,旨在为居民打造一个充满绿意和神奇体验的休闲空间。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和互动区域,“绿圆妙境”成为了社区中一个放松、娱乐和社交的理想场所。

“绿圆妙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通过使用本地植物、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推广环保理念,绿圆妙境不仅美观,而且环保。这里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

城中村型

12

『“119花园”共建花园』

位于坪环统建楼南区公园

“119”花园以消防科普路径为核心,融入消防救援绳编织的设计语言,打造一条极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科普路径,让园区不仅成为人们休憩的绿地,更是一个兼具教育、娱乐与生态功能的多维度公共空间。

通过创新设计重塑功能场所,赋予社区更多元的互动可能。“119”花园将紧密联结周边居民,为友邻提供一处集“科普学习、生态体验、宠物活动”于一体的共建花园,为城市小昆虫营造自然栖息地,为家庭、邻里提供一个彼此交流与共享欢乐的温馨空间。

近年来,“共建花园”的理念逐渐在城市扎根,“花园的蔓藤”逐步延伸在社区、街角、校园每个角落。截至2024年,坪山区已建成共建花园40个,共建花园已成为坪山区社区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坪山区将继续探索共建花园新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出更多社区友好、儿童友好、环境友好的共建花园,将边角绿地、建筑物屋顶变身美丽花园,为深圳共建花园提供更多优秀样板。

编辑:王奕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