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坪企话发展 | 从“0”到“1”,坪山制造拿下“双料冠军”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1-15 14:58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15日讯 (记者 程熙 曹园芳)碱锰电池,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应用在数码产品、智能家居用品、户外电子产品、医疗电子仪器或电动玩具等产品中。这种电池不同于以前常用的碳性电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为安全、环保的特性,让碱锰电池更加符合目前的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碱锰电池生产国,产量大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然而这一产业在起步之初面临着诸多发展的难题。其中,高功率无汞电池锌合金(粉)是生产碱锰电池的关键原料,这一原料生产工艺起源于国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国外企业垄断。

这一历史,被深圳坪山的这家企业改写。不经意间,深圳坪山这家企业在无汞电池锌合金(粉)材料细分市场已经做到了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的水平,成为2024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了国内碱锰电池锌合金工艺“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高性能碱性锌锰电池用无汞锌合金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空白。

从“0”到“1”

突破“卡脖子”技术

走进位于深圳坪山的深圳市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金科技”),形形色色的锌合金产品、热双金属产品等陈列在企业展厅。这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新材料,却是解决关键问题的“能手”。其中,中金科技获评为“2024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产品为无汞电池锌合金(粉),主要应用于碱锰电池在锌负极中用无汞锌合金粉代替含汞锌合金粉。

无汞电池锌合金(粉)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对电池性能的需求。它最大的亮点在于环保性,该产品符合国家倡导的环保节能、绿色生产理念,也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碱性锌锰电池技术的更新换代,大大扩展了环保锌锰电池的市场需求量并改变了环保锌锰电池的需求结构。

2001年以前,我国所需要的高质量无汞锌合金粉完全依赖进口。2001年,国内首家研发生产销售碱性锌锰电池用无汞锌粉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金岭南科技公司宣告成立。“当初我们就瞄准了这一新的产品领域,基于母公司原材料优势,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迅速打开了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形成了碱锰电池锌合金产业。”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冰谈道。

只要技术过硬,就不怕没市场。在中金科技成立的第二年,产品销量就达到了700吨,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如今,中金科技无汞电池锌合金(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年产一次碱锰电池负极材料超20000吨,不仅成功打破了国外锌粉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将国产锌粉销往国外的企业。

多赛道突破

坪山制造拿下“双料冠军”

“成立之初,公司目标精准想法也很大胆,将资金都用在科技创新上,曾经一度因技术研发耗用大量资金,陷入资金困境。”宋冰谈道,但是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要解决国内碱锰电池“卡脖子”难题,就只有自主研发这一条路可走。事实证明,这条路也被中金科技走通了。

回望中金科技来时路,这一创新的胆识和超越自我的信念正与坪山区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坪山区以全区之力筑就企业发展热土,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不断集聚的资源,日渐提升的营商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产业“磁力场”吸引国内优质资源扎根坪山创新创业,让坪山日渐焕发出“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活力。

2007年,位于深圳坪山的中金岭南科技园区正式启用,中金科技的总部及研发中心随即落户坪山。走进坪山中金科技的产品展厅,宋冰如数家珍般介绍着中金科技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有了无汞电池锌合金(粉)研发的成功经验,中金科技也将目光瞄准了一个个新的产品领域。2014年,中金科技成立深圳市中金岭南鑫越新材料有限公司,进军先进复合金属材料行业。随后在2015年重组深圳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福永钢带厂,进军锂、镍二次电池用关键负极材料、储能材料领域。2018年成立深汕新材料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消费电子、电器保护用复合金属材料领域;2023年成功收购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中金科技形成了以碱锰电池用无汞锌合金、复合金属材料、储能电池材料三大板块主导的产业版图。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中金科技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同时,中金科技和下属企业佛山精密均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区企协同

双双步入发展“快车道”

“成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宋冰分享道,“中金科技始终坚持‘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发展节奏,通过持续创新、迭代开发和头部客户定制,不断推出具有特色的产品。”

近年来,中金科技紧跟国家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构建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筹建高水平的金属复合材料和锌合金粉体材料研发创新平台。近三年来,中金科技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用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超过4.7%。同时,公司累计授权专利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0余项,主持或参与了14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其中国家标准就有5项。

在深圳坪山的中金科技产品展厅的荣誉墙上,中金科技与各大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牌匾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我们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与各大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这也是我们加快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得益于深圳和坪山良好的人才政策,帮助我们吸纳了很多研发人才,不断发展壮大。”宋冰介绍道。近年来,坪山区通过深入实施“3+1+1”产业人才政策,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发展体系,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有高层次人才1182人,博士2360人。

激活人才“强引擎”,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中南大学与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知中南·创坪山”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对接活动在中南大学科技园举办。活动现场,坪山区首次发布了《深圳市坪山区关于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若干措施》,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成果转化形成有效新质生产力。

无独有偶,今年,中金科技正式挂牌为中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宋冰看来,随着坪山区与中南大学合作的深入推进,中金科技也将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加快实现多项科技成果的转化。

除此之外,宋冰还分享道,在坪山真正感受政府部门“无事不扰、有事服务”的办事风格。近年来,坪山区积极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多次举办“坪山益企行&链上坪山”等助企活动,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和保障,切实帮助企业增订单、增产能、增效益。“在公司推动锌合金产品出口时,坪山区多部门给予了积极支持,帮助我们实现出海,拓展了国际市场”。

谈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宋冰提到,近年来,坪山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尤其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两个细分领域迈入发展“快车道”聚集了近200家新材料企业。未来中金科技也将借助坪山优质的产业发展基底,继续扎根坪山,做强做优锌合金产品,拓宽锌合金应用场景,并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新材料制造商,打响“坪山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名号。

(图文来源:“坪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