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岭南古琴韵动鹏城,传承音乐会奏响千年雅韵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12-22 22:00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22日讯(记者 邱嘉熙)12月22日,“岭南派古琴艺术深圳传承音乐会”在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3楼报告厅上演。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让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了那古朴而雅致的琴音之中。

音乐会在当天下午3时准时拉开帷幕,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音乐会由非遗项目古琴艺术 (岭南派·深圳)深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谢梦媞带领她的学生团队联袂呈现,他们中既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也有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莘莘学子。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长久以来都是非遗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融合的先锋,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一直致力于非遗传统文化与专业的融合,此次音乐会中,三位来自《岭南古琴艺术与实践》这一非遗课程的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员,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艺,不仅展示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的热忱,更为弘扬和传承古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音乐会的曲目丰富多彩,涵盖了“岭南传曲”“经典琴曲”“打谱琴曲”“原创弦歌”等多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怀古》这首曲目,作为岭南琴派的独有之曲,情感饱满,腔韵丰富,厚重朴实,让在场观众感受到了仁人志士悲天悯人、渴慕圣贤的情怀。郑韦演奏的谢东笑原创琴曲《弹琴》,旋法自然流畅,宛如喃喃细语,慈祥平和,给人带来了愉悦的情境。

谢梦媞老师的《南风畅》更是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此曲相传为舜所作,寓意和暖的南风解除人们的烦恼忧伤,更希望此曲如南风一般拂遍神州大地。

音乐会的最后,全体演奏者共同演绎了《诗经·周南·桃夭》,这首曲目选自《诗经》,由谢东笑作曲。岁暮将至,琴社师生共同颂歌,喜悦之心,如桃花绽放。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岭南派古琴艺术的一次完美呈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

在音乐会结束后,观众意犹未尽,他们纷纷表示,这场音乐会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琴艺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岭南地区,类琴乐器的流传最晚可追溯到汉代。南宋末年,宋室南迁至冈州(今广东新会),中原琴脉融合南粤风俗教化在岭南地区生根发芽,传习至清代已蔚然成风,岭南琴派由此正式形成。代表性琴人有黄景星、杨新伦、谢导秀等。

如今,岭南琴派艺术在鹏城大地茁壮成长。2020年进入深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桐音古琴社为传承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遗传承工作,如深圳大学、育才二小、深大外国语学校等。同时开展上百场公益课、分享会及音乐会,为岭南古琴艺术在深圳地区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编辑:程熙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