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4日讯(记者 邱嘉熙)12月11日,坪山-惠阳-大亚湾党政代表团交流座谈会在坪山区召开。深圳市坪山区委书记杨军、区长赵嘉,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武飘,惠州市惠阳区委书记谭星海、区长何国斌出席会议。坪山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有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三方先后交流了深惠协同发展区、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交通互联互通、跨界河综合整治等工作事项进展情况,并对彼此提出的对接事项进行了积极回应,会场讨论热烈融洽,交流深入充分。三方一致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对接交流,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携手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互利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就。
国务院今年批准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强调要“创新都市圈区域合作模式”,提出“东部推动盐田、龙岗、坪山、大鹏与惠州惠城、惠阳、大亚湾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协同布局,创新居住、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机制,辐射带动粤东地区发展”。省政府印发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提出“一主两副一级四轴”总体发展布局,共建“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等跨区域产业组团。这为坪山-惠阳-大亚湾携手共进,深化拓展区域协作,共同建设深圳都市圈,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创造了机遇。
会议认为,长期以来,三地紧密携手,通过产业共荣、资源共享、机制共活等多元区域合作方式,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议强调,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全面落实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和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精神,坚持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联动发展机制,深入研究各领域的潜在需求和可能机会,创新深圳都市圈区域合作模式,推动机制衔接、规划协同、产业衔接、交通互联、共治共享等方面加快落实。
一是加强机制衔接。持续健全常态化、多层次、广覆盖的交流机制,共同协商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保持工作信息通报及时、联系沟通积极长效,推动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定期召开领导联席会议、专班工作小组对接会、职能部门专题会等线下活动,确保政策法规变动、项目进展情况、市场动态信息等迅速、准确地在三地之间传递。
二是加强规划协同。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强化三地规划对接,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空间拓展延伸、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等领域深度合作。聚焦于交通、能源、教育、文化等方面,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原则,精心谋划规划衔接方案,确保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协同运作、均衡合理布局。
三是加强产业互补。发挥三地在产业、空间等方面的互补优势,精准定位合作契合点,全力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层面的深度协作。积极发展“制造+服务”的协同模式,构建起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加速推动整体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依据各地的地理区位与资源分布特性,合理布局产业园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整体效能。围绕重点产业集群,依托深惠协同发展区、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深圳高新区坪山园区等重大平台,三地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共享科研成果,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升级。
四是加强交通联通。细致谋划市政路、高速公路等线路衔接,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共同推动跨界道路尽早衔接,更好便利周边居民出行。
五是加强区域共治。加强跨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协同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现数据共享与联防联控。分步推进淡水河治理工程,建立跨界易涝积水点联合防治机制,提升三地共同防御极端天气洪涝灾害能力。加强社会治理协作联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进程,积极开展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与共享交流,促进文体旅游的交流融合与繁荣发展,切实提升民众的生活福祉与幸福指数。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