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美好社区“童”献力,马峦社区深化儿童议事模式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10-11 14:30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11日讯(记者 陈颖玑 通讯员 包倩宜)在现代的基层治理格局中,推动各个不同群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多元协同自治局面是正在不断被细化探索的方向。在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马峦社区,社区近年来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探索结合起来,以“儿童议事会”为切入点,积极激发儿童青少年参与社区事务的主人翁意识,推动青少年群体与社区共同健康发展。

儿童议事会作为一个独特的平台,旨在让儿童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是基层治理力量中的一分子并调动起自己参与社区事务的主观能动性。马峦社区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开展儿童议事会活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成效。

启蒙参与意识,选拔儿童代表


参与意识的启蒙和参与热情的激发,是推动“儿童议事会”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马峦社区党委以社区党建工作为指引,发挥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大开放大融合的平台作用,将对儿童青少年参与意识的启蒙融汇到日常的社区活动中,如通过开展青少年志愿活动等,引导青少年树立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力量让社区变得更美好的观念。

在选拔儿童代表的过程中,马峦社区遵循公平、公正原则,通过自我推荐、投票推选等方式选拔出一批热心公益、有责任感的候选儿童代表,最后通过儿童之间的投票,选拔出最终的12名儿童代表,由他们积极收集社区青少年儿童想法,担任桥梁作用,行使“代表”权利。

贴近生活议题,调动发挥儿童思考

在组建儿童代表队伍后,马峦社区组织开展儿童议事会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议事会议题的选取注重与儿童青少年生活紧密相关及符合群体认知能力的角度,如“暑假期间如何预防网络沉迷”“马峦社区儿童公园改造”等议题,鼓励儿童们围绕日常生活、社区环境、公共设施、文化活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为了让儿童代表们的发言更有见地且脚踏实地,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议事会成员们来到社区儿童公园进行分组实地考察,从儿童公园的入口开始到每一个角落,让儿童代表们根据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在总结环节发表。经过实地考察后,儿童代表们提出了“缺少路引标识,儿童对公园位置比较模糊”等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完善建议,为社区儿童友好环境的进一步完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重视建议落实,助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儿童议事会中孩子们建言献策,给出建议后,并不意味着议事活动的结束。马峦社区将儿童议事会的成果视为社区发展的宝贵财富,根据小议事员们提出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后向社区党委反馈,对相关建议进行进一步完善,并推动进行儿童公园的升级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孩子们自身也行动起来,分组在儿童公园的路边入口草地设置路引标识牌,在地面喷涂通往儿童公园“小脚丫”标识等,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对于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参与热情与责任感。

随着“儿童议事会”模式的日趋成熟运转,社区青少年儿童们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增强了在社区生活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社区积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意见,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在这里生活的居民群体的一分子,这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都很有好处!”一位社区家长评价道。

马峦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儿童议事会”在社区落地生根,是对基层治理多元协同共治理念的践行,也是对社区更加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儿童友好环境的助力。青少年儿童们以他们的视角贡献建议,往往能发现有利于同龄群体在社区更加健康成长的好点子,从而推进社区在儿童友好环境的建设中更加贴近儿童青少年群体所需,更有利于他们在社区健康快乐地生活。“孩子们在参与中自己收获成长进步,社区也更了解孩子们所需所思和相关建设方向,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效应!”

编辑:陈颖玑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