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国际经方大会在深圳坪山举办,吸引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3个国家的经方学者参加,向全球展示中医药经方传承创新的最新成果,探索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在坪山,讲好中医药故事、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迈出了一大步。
近年来,坪山认真充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锚定打造精品中药示范区的目标,全面深化中医药改革,布局中医药人工智能赛道,以“AI+”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从中医医疗单线发展向医疗、产业、科研、文化系统推进的转变,积极贡献坪山智慧和坪山方案。
底气
做大中医药产业的“坪山打法”
经方是一个包括经方辨证法度和方药的医学体系,是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成为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
202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深圳平乐中医健康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深圳“三名工程”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经方团队落户坪山,为居民带来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传承经方、推动中医药学术繁荣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国际性盛会,国际经方大会最早是由黄煌于2015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起。“我们把经方推广基地放在坪山,是希望坪山发挥开放包容、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培养一批能开好方的临床医生,大力发展经方产业。”黄煌说。
在中医药文化、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坪山中医药产业也迎来重大机遇。
作为深圳的制造业大区,坪山充分发挥全国首批、深圳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平台优势,不断做大中药材饮片加工和配方颗粒生产规模,打造集“生产-流通-服务-研究-转化”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如今,坪山生物医药企业1222家,年均产值增速20%以上。
产业优势不仅在于产业基础,更在科技创新,为产业注入新鲜“脑力”。近年来,坪山推动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等创新平台落地,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医药标准体系。
实验室之外,一批富含科技力量的药企,也在坪山逐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坪山聚集了国药致君、和顺本草等中药制造企业,其中和顺堂独创“名药、名医、名馆、名厂、名产地”五名模式,出版了国内首部由企业内控标准为蓝本编撰的《和顺中药典》,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传承
中医“养生局”惠民圈粉
“我们老早就在这里等候了,跟几个老友约好了,一起针灸、拔罐,家门口的‘养生局’太方便了!”夜幕降临,坪山首个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文化聚落两旁摆满各式各样的中医药摊位,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赶集”,热闹非凡。
“出摊”即“出圈”,中医药文化与夜市元素相结合,为传统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活动现场,不仅邀请了20余名中医专家现场坐诊,推广中医技术、展示中医药文化,还制作了养生药饮品、中医茶点、中医经络锤等文创产品,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传统中医魅力,创新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
传承好中医药文明瑰宝,弘扬国药精髓,坪山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当前,坪山建成以平乐骨伤科医院(区中医院)为龙头,非中医类医院为枢纽,社康机构及中医门诊、诊所为网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平乐持续擦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品牌,先后引进李义凯、黄煌、陈卫衡等高水平医学团队,吸引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
经过多年积累,坪山中医药诊疗服务多点开花:坪山区人民医院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称号,成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李娟教授名中医工作室”,着力打造中医风湿病(中医痹病)特色品牌;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坪山区中心医院开设中医类科室,满足坪山及周边居民多元化中医健康服务需求。
赋能
“AI+”让中医药说好“现代话”
今年4月,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AI工作室”在坪山揭牌成立,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中医经方经验传承,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中医医术传承、教学和问诊等难题,成为中医“师带徒”传承模式的有益补充。
AI+医疗,是引领未来医疗变革的黄金赛道。坪山区发力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以“AI+”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更新“版本服务器”,在拓展“智慧医疗”新场景的道路上持续发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让群众少跑腿”的信息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卫生健康多领域,为“AI+医疗”构建了牢固底座和基石——各大医院还实现了全流程就医无纸化和智慧病房建设,其中平乐骨伤科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通过国家5级评审,进入智慧医院HIC排行榜全国500强。
根据规划,坪山将致力于打造引领全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一带一路”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迈入新阶段,一系列“招牌”动作将推动坪山中医药等传统产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让“中药香”飘向世界。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