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坪山,领略特色地名的文化魅力!
来源: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4-03-17 15:30
坪山新闻网
分享:

生活在坪山的你

相信对东纵纪念馆、马峦山等

这些地标地名再耳熟能详不过了吧!

那你知道这些名字的沿革是什么吗?

快和发布君一起

走进坪山

迎接一场独特而精彩的地名之旅!

坪山,承载着宝贵的红色记忆。以“曾生故居”“东江纵队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让我们重温峥嵘岁月,学习前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传承艰苦奋斗的文化。

坪山,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以“大万世居”“丰田世居”“荣田世居”和“龙田世居”等客家围屋著称。这些围屋展现了丰富的民族和家族历史,承载着深厚的客家文化,被誉为深圳独特的民俗博物馆。

坪山,拥有马峦山、田头山等自然资源,坪山河贯穿全境,构成了这一方独特而优良的生态基底。

坪山,一个新兴发展转型的新地标,吸引高新科技人才完成它的迭代成长。

红色记忆

东江纵队纪念馆

地名概况: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坪山社区。属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2月建成开馆,现馆藏东纵史料900余件,是集中展示东江纵队发展史和辉煌业绩的专题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现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深圳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等。

地名沿革:1995年11月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逝世,东纵老战士为缅怀曾生同志,提议在坪山修建东江纵队纪念馆。

曾生故居

地名概况: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坪山社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前,2001年6月,被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原坪山新区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由东江纵队纪念馆管理。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占地面积100平方米,砖木结构。灰瓦顶,炮楼高三层,墙上有铜钱形石枪眼,楼顶前后有封火墙,两边有女儿墙,是一座清代炮楼院。故居内现陈列有曾生出生时的床铺及其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

地名沿革:曾生故居是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故居,曾生是原东江纵队司令员,东江纵队司令部也曾设于此。因为是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出生并居住的故宅,故名。

客家文化

大万世居

地名概况:别名:大万围。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于2002年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也是深圳市保留至今最大的一座清代中期客家围屋,并存有当时的人工水利工程,比较独特。

2013年,深圳打造其成文化民俗的主题公园。同年,“大万祭祖”入选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名沿革:宝安古代客家先贤曾传周(1734—1819),字端义,诰授儒林郎,正六品官。在他的带领下,大万世居于清乾隆中期开始建设,历经数十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龙田世居

地名概况: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龙田社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为客家围屋,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45平方米,面宽65米,进深73米。由三堂四横加外围、四角楼、两横屋、护寨河等组成,后围成弧形,门前有禾坪,禾坪前有宽16米的“凹”字形护寨河,围绕着整座建筑的前半部,后半部有高约4米的围墙。围屋右侧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石桥上建有门楼,为清光绪十年(1884)由黄氏家族侨胞所修建。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尖山式灰瓦顶,是一座清代大型四角楼客家围屋,整体保存完好。

地名沿革:龙田世居开基祖黄氏大元公是朝廷的五品官员,清朝时一家从广东梅县(今梅州市)迁来。清道光十七年(1837),黄氏大元公开始兴建龙田世居,由黄氏六世始祖黄奇伟及后人历时三十多年建成。因现围屋中门门额上原题刻保留完好,正中刻“龙田世居”四个大字,右侧小字题:“道光十七年丁酉岁仲夏谷旦”,左侧小字落款“隽卿建立”,故名。

生态基底

坪山河

地名概况:属外流河,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一级支流,东江水源地。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南部,发源于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梅沙尖,自西向东流经坪山区碧岭街道、坪山街道、石井街道、龙田街道,是贯穿坪山区的主要河流,在兔岗岭下游流入惠州市境内,于下土湖注入淡水河。

坪山河是深圳市五大河流之一,可谓坪山区“母亲河”,在坪山区范围内有完整的流域和生态体系,沿河分布30多处客家老围,围绕这些旧围村繁衍出碧岭、沙湖、坪环、燕子岭、竹坑等几大社区。

地名沿革:古时由周围村民约定俗成,2011年经龙岗区水务局核准。因河流主要流经坪山,故名。核准后名称沿用至今。

马峦山郊野公园

地名概况: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南部,东起坪葵路,西至三洲田水库,南起三洲田郊野公园,北至南坪快速,占地面积31.67平方千米。是以远足登山、观山海溪瀑为特色,集旅游休闲、野外健身、生态教育为一体的市级郊野公园。

公园属于丘陵地貌,呈东西向长带状,以打鼓岭、栋鼓顶、企鹅顶、卦神山、红花岭、头顶栋、犁壁山、尖马山等山脊线为骨架,形成由西向东绵延约15公里的山峰带;大部分山峰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公园最高峰打鼓岭海拔526.9米。

地名沿革:因马峦山山地险峻,骑马行走艰难,上又难,下又难,连马都很难通行,故称“马难山”。后演变为“马峦”。因公园位于马峦山,属市级郊野公园,故名。2007年8月6日,马峦山郊野公园局部建成并开放。  

迭代成长

深圳自然博物馆

地名概况:深圳自然博物馆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燕子湖片区,该建筑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暂定10万平方米。深圳自然博物馆,作为深圳市重大项目及“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包含1栋单体建筑以及相应的“全域”景观绿化体系,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集收藏、展览、研究和自然科普教育于一体,主要功能区包含陈列展览区、公共服务区、科普教育区、藏品保管保护区、综合业务与学术研究区等。

地名沿革:2008年,深圳市提出要建设自然博物馆的设想。于2022年3月17日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工作。

坪山文化聚落

地名概况:该聚落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大道以西、丹梓大道以南、坪山中心公园西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万㎡,总建筑面积约 12万㎡,共有地下停车位900个。坪山文化聚落由大剧院、美术馆、展览馆、文创体验馆、图书馆、会议中心、书城、影城组成,是坪山区的大型文化综合体,是集文艺演出、文化阅览、公共艺术展览、文化体验、高端会议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深圳东部文化新地标。

地名沿革:2012年11月13日,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公开挂牌取得G12201-0299号宗地的使用权。2013年11月25日核发了坪山新区文化综合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14年10月8日取得《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编辑:杨涛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