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时间无声,史册留痕。
党的十八大以来,坪山始终以高标准制定适宜全区发展的战略规划,全力构建起创新坪山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各领域工作取得全方位、历史性、开创性巨大成就。
非凡十年,与时俱进——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蜿蜒上扬的发展曲线,还有常怀远虑、驰而不息的清醒与坚定。
从工业大区向创新大区突围,从东部一隅向东部中心迈进,从民生高地向宜居高地跃升,从精细管理到精细治理的探索……十年见证坪山的光荣时光:一座具有蓬勃创新力、独特竞争力、新锐影响力的未来之城已然崛起。
即日起,坪山发布推出“非凡十年坪山蝶变”系列报道,多维度全面回顾展现十年来坪山一路拼搏、一路奋进、一路开拓、一路跨越的精彩蝶变。敬请垂注。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似白驹过隙。
从昔日的深圳市大工业区起步,十年来,坪山构筑高质量的产业支撑体系,举全区之力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在一些领域内开始站上C位,成为焦点:
比亚迪立足深圳、放眼全球,成长为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龙头车企;拥有深圳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生物医药企业首选坪山”成为业内流行语;推出深圳首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线,无人驾驶汽车在路面灵活穿梭……坪山已经成为全市增长潜力最足、发展势头最猛的板块之一,作为东部中心城区崛起态势明显。
面向未来,坪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充满勇气与想象:发挥开放优势,跨界融合创新,与周边区域组cp发展;拥抱信息技术,碰出“化学反应”,让战略性新兴产业焕发新活力;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抢抓“双区”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跃升
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创新强区,十年来,坪山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深圳经济发展大局。仅2021年,坪山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10.60亿元、增长11.7%,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十年来,坪山经济规模“量”的增加背后是发展效益“质”的持续提升。
产业加速迈向高端化、高级化,让坪山实体经济的基础更加夯实。上半年,坪山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182.94亿元,增长52.9%;规模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986.36亿元,增长53.6%。
抓住全球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机遇,坪山奋力突破新技术、发力新产业、增强新动能,借助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在数字化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努力让数字化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去年11月,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坪山对外开放,产业园拥有业界领先的高精度自动化制造设备,每28.5秒可产出一台手机。
江平海阔凭鱼跃。坪山经济的规模跃升、质量提升都离不开充沛的市场活力。十年来,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
坪山不仅有比亚迪、新产业生物、中芯国际、赛诺菲巴斯德等龙头企业,还出现了凯中精密、村田科技等领军企业,更培育了新宙邦科技、天道医药、万乐药业、国药致君等优质企业,彰显了坪山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数据也为坪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注脚:2021年,坪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增长25%;国内专利授权总量达9275件,增长21.9%。
突围
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破千亿
在坪山区坑梓街道吉康新能源产业园内,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火热的生产景象,这里每个月可以饱和生产15台大型半导体制造装备。
2017年,拉普拉斯落户坪山,跟随坪山发展脚步一起成长。公司董事长林佳继仍记得,“当时园区比较杂乱,但我却一眼看中,因为这种‘一无所有’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当时,吉康新能源产业园聚集的是一批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那年,坪山对吉康新能源产业园进行改造升级,拉普拉斯就在这种新环境下开启创业之旅。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企业拥有超330项专利,填补了国内高效光伏电池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尤其在新一代TOPCon电池核心设备遥遥领先。“我经常出差一个多月,回来业务不仅运作正常,还在不断进步。”林佳继感叹,“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带着团队扎根坪山这块创新创业热土。”
以前增长靠加工制造业企业,如今高科技企业成为产业增长的主力——拉普拉斯成为坪山产业发展动能切换的缩影。
特别是近年来,坪山坚持产业立区不动摇,持续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破千亿,初步形成“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两年,坪山按照“一产业、两规划、两政策”要求,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加快编制产业规划和产业空间规划,修订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和人才政策,构建适应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
如今,坪山不断跑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建设的加速度:
“智能车”方面
坪山在全市率先出台首个区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设立了全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布局了全市唯一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
“创新药”方面
截至6月,坪山生物医药企业近千家,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并以年均新增企业100家以上、产值增长20%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年落户100多个海外团队或项目;
“中国芯”方面
坪山集聚了以中芯国际、比亚迪、安培龙、芯邦科技等80多家产业链企业,涵盖设计、制造、测试、材料装备及整机终端生产等多个产业环节,集成电路产业芯片制造行业的产值占深圳全市比重超60%。
开拓
加快构建“9+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在坪山,有一条长约3.6公里的道路,道路两旁集聚了200余家生物医药类公司,逾10家上市公司的总部或厂区分布于此。这条路名叫锦绣路,被行业称为“BT(生物技术)大道”。
锦绣东路23号,坪山培育的首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新产业的总部大楼就坐落于此。“我们公司是锦绣路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当初搬到这里时,周边还是一片荒地。”新产业董秘张蕾介绍,2015年,公司搬迁至坪山;2019年,新产业生物大厦正式启用;如今,公司成为中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领域的领导者。
“向东,有微芯生物、理邦仪器、健竹生物科技,在我们的相反方向,还有世界500强赛诺菲巴斯德。”站在新产业生物大厦高层会议室透过落地玻璃向外望去,张蕾一一介绍公司的邻居。
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是坪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
坪山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坪山综合保税区4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为主牵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城区发展成效显著。
今年,锚定高质量发展,坪山加速布局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不断向“新”。
坪山加快构建“9+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紧扣三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聚力强链补链,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打造以“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为代表的世界级高端制造业集群。
日益畅通、高效流动的交通循环,成为强化支点功能的“肌理”。
地铁14、16号线将于今年提前通车,坪盐通道、南坪三期、坪西路等对外通道建成通车。同时,云巴1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进度超前,不断提升坪山通往大湾区的便捷度,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面向未来,坪山正攻坚克难、厚积薄发,为深圳“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积蓄澎湃动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