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本是单卵双生双胞胎,但一个胎儿发育不好,“钻”进另一个胎儿身体里,出现“寄生胎”。日前,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团队通过手术,从一名新生儿身上取下一个四肢完整的“寄生胎”。术后经过康复治疗,男婴身体健康,目前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寄生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为1/50万~1/100万。目前,在全球仅报道200余例。
孕检发现寄生胎,家人忧心忡忡
今年1月,严女士(化名)怀上宝宝,一家人高兴不已。然而,两个多月后,她在当地医院孕检时,医生发现她腹中的胎儿多处异常,早期唐氏筛查也提示高风险。之后,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腹中的胎儿为双胎,但两个胎儿“粘”在了一块,其中一个仅见下肢及臀部。辗转多家医院后,医生们的看法较为一致:怀疑寄生胎。为了决定胎儿“去留”,严女士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产前咨询门诊。
“我们的判断也是寄生胎,但是认为可以保住孩子”,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毛建雄介绍,当时他详细地阅读了产前超声报告,发现两个胎儿在腹壁相连,连接通道直径约2厘米。其中,寄生胎儿无头、无心脏,但有四肢。这类孩子出生后,需要仔细评估是否有重要内脏、血管与寄生胎相连,再通过手术将重要器官分离,处理好血管,切除多余组织,“我们相信,手术后这个宝宝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咨询专家后,严女士和家人决定留下孩子。
出生后,宝宝有4只手4只脚
8月22日,她产下一名男婴,重约2.9公斤。很快,宝宝就被转运至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检查发现,这个新生儿除了有正常宝宝的外观,胸部还与寄生胎相连。这个像“大肉团”的寄生胎,没有头、没有心脏,却有一双手脚及外生殖器,而且外生殖器有泌尿功能。影像检查发现,寄生胎部分肠管与患儿相连,有自己的肾脏,血液供应来自于患儿;而患儿的胸骨、左侧锁骨下动脉及肝左叶静脉,也与寄生胎相连。
除了“骨肉相连”,心脏超声还发现,患儿有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等问题。这让医生非常担心:在心脏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这个新生儿还要为多出的寄生胎供血,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孩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小心翼翼,手术如同一次“拆雷”
手术有两大难点:其一,患儿的脏器小、血管细,不仅操作视野小,手术时间必须尽可能快;其二,寄生胎较大,而且部分血管、重要器官与患儿相通,术中可能会出现严重贫血或心衰。处理不好,宝宝可能会没法下手术台。
经过多学科讨论,市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患儿制定了手术及麻醉方案。8月24日,手术开始。在麻醉团队的细心守护下,医生小心地切开寄生胎与患儿共同连接部位的皮肤,分离出供应寄生胎的动静脉,找到寄生胎的肠管。探查发现,寄生胎肠管通过共同通道进入患儿体内,在患儿肝脏表面形成自己独立的腹腔。当分离脐膨出后,发现寄生胎肠管是个末端,医生松了口气:这说明寄生胎的肠管与患儿的肠管不相通,寄生胎肠管只是借助了患儿一部分腹腔空间。
清理完“粘连”的重要器官及肠道后,接着要处理血管问题。为了安全,医生小心翼翼地逐条血管处理:先用血管夹钳夹住血管后观察患儿的指标变化,无恶化后再结扎切断。当处理到最后一根血管,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经过3小时20分钟的手术,这颗“定时炸弹”终于被完全拆下!
经过测重,寄生胎重约260克。由于手术精细,手术出血不超5ml。术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的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宝宝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读特新闻+】
同卵双胞胎其中一胎发育不良,或形成寄生胎
寄生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遗传学上又称“胎中胎”,发病率为1/50万~1/100万。目前,在全球仅报道200余例。寄生胎是指完整胎体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个或几个不完整的胎体。寄生胎一般只发生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两个胚胎同样大小,且持续正常,就会发育成双胞胎;如果两个胚胎一大一小,且小的发育不良,那小的胚胎就有可能被大的胚胎包裹,甚至被吸收消化掉,最终形成寄生胎。
中国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约90万例,平均每35秒就有一个缺陷患儿出生。医生呼吁,准妈妈要重视产前筛查,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孩子术前照片。
毛建雄(右一)团队在手术中。
术后孩子恢复良好,目前已出院。
(原标题《出生时4只手4只脚,深圳医生“拆除”新生儿身上“寄生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