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发射、4次航天员出舱……回顾中国空间站在轨八个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日期:2021-12-27 12:19
坪山新闻网
分享:

从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到今天

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圆满完成了5次发射

4次航天员太空出舱

1次载人返回

1次太空授课等任务

回顾中国空间站在轨近八个月↓↓

4月29日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5月29日货物运输系统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一个月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形成组合体。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6月17日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卫生区、睡眠区、锻炼区、就餐区……经过三名航天员将近一个月的辛勤忙碌,空间站逐渐有了家的感觉。

7月4日开展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2021年7月4日一大早,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开始首次出舱活动,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打开了节点舱的出舱舱门。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哇,这外边太漂亮了。

在舱内的航天员聂海胜配合支持下,刘伯明和汤洪波两名航天员顺利出舱,完成了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为期3个月的在轨飞行期间,三名航天员进行了2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

9月17日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依依挥别,返回舱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月20日空间站形成“一”字形构型

三天后,9月20日15时10分,搭载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入轨后,天舟三号与天舟二号一起同时对接在天和核心舱的两端,形成“一”字形构型。

10月16日空间站迎来第二批航天员进驻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

6时56分,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9时58分,三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

11月7日,航天员乘组迎来了他们的首次出舱活动。18时51分,在叶光富和王亚平的支持配合下,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这是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我是01,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我是02,我一会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我是03,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11月7日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20时28分,航天员王亚平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6个半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而这次出舱活动也让他们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呼:“感觉良好乘组”。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空间站工程仍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目前,空间站工程仍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此前的8个月时间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圆满完成了5次发射,1次载人返回等任务。

新的一年,在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及工程全系统综合评估后,工程将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