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各类自然资源和场所将进一步向公众开放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1-03 17:35
坪山新闻网
分享: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1月3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 实习记者 余晴晖 通讯员 罗静)11月2日,“深圳山海连城自然教育联盟”成立暨自然教育经验交流会议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多功能厅召开,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倡议,红树林基金会、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深圳市林学会(筹)等三十多家单位加入了首批联盟。


记者了解到,深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态系统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样。共有野生动物110科513种,全市野生维管植物2080种。共有自然保护地27个,面积约812.43平方公里,在陆域国土面积占比24%,海域占比29%,远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27个自然保护地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就占了6个。近年来,深圳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公园大力开展自然教育,激发了公众体验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热情。2017年创建森林城市期间,首次由政府主导创建了13个自然教育中心。

日前,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出台了《关于依托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深圳首个专门部署自然教育的政府文件。意见提出到2023年形成覆盖全市、布局合理、形式多样、设施齐全的自然教育服务网点。要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动品牌,出版一批中小学生喜爱的自然教育教材,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自然教育专业人才;培训一支相对稳定的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套完备的自然教育体系,将深圳自然教育打造为全国自然教育样板,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等目标。

对此,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管理的职能优势,结合“山海连城计划”统筹规划、统一谋划、同步部署自然教育工作,计划通过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形式多样、设施齐全的自然教育网点,进一步发挥自然保护地的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公众广泛参与自然资源保护事业,满足市民生态体验需求。

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表示,将进一步引导各类自然资源和场所向公众开放,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资金保障,建立一批覆盖全市的自然教育场所,让自然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的人;要加强自然资源部门与教育、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科技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形成各部门立足职能、协同发力、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支持、鼓励市场力量参与自然教育工作,形成政府搭台、公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自然教育良好发展机制。

此外,与会单位对自然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桐雅种子馆等自然教育开展的优秀单位对本地自然场所特色和心得进行了分享。


编辑:邱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