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

登革热进入高发期 坪山区人民医院提示:加强预防是关键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08-12 17:12 坪山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杨涛)深圳市疾控中心日前最新发布的登革热风险指数显示,未来一个月(8月6日-9月9日)深圳市登革热指数为III级,这意味着深圳正处于登革热流行期。此外,深圳作为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登革热疫情的输入风险,也比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都要高。

登革热一般在东南亚、南美等气候炎热的地区较为高发,在我国广东、云南、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也曾多次暴发。数据显示,今年东南亚登革热疫情尤为严重。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公布8月6日更新数据称,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热病例总数已达22877例,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是2019年(14910例)的1.5倍,2018年(3285例)的近7倍。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登革热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

1、典型登革热

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

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其他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2、轻型登革热

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发热及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诊,没有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易被忽视,1~4天痊愈。

3、重型登革热

患者早期表现与典型登革热相似,在病程第3~5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脑膜炎表现。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时内死亡。

怎样预防登革热?

在深圳,传播登革病毒的“凶手”主要是伊蚊中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想要预防登革热,必须尽一切办法灭掉花斑蚊。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把家里瓶瓶罐罐、花盆底下的积水及时清理干净,以免自己在家里养蚊子,家中可以安装纱窗、纱门、蚊帐等防蚊。

管理感染源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对可疑患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应不少于5日。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抗病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在流行期间对易感人群涂布昆虫驱避剂,以防蚊虫叮咬。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编辑:邱嘉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