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买楼、抱团养老21年后 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楼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12 11:33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最近,93岁的上海老人浦逸敏和她的老伙伴们实现了一个心愿——把曾经“众筹”买下,用作互助式养老院的小楼捐给了村委会,让其继续为村里老人服务。“听说这里会被改建成老年活动室,还有午饭供应,我很高兴,它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了。”浦逸敏说。

5元、10元、100元、3000元……21年前,老人们经过商议,以时髦的“众筹”方式买下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的一幢空置二层小楼,取名“慈舟养老院”,意在互助养老、同舟共济。十里八乡的老人都喜欢这种养老方式,最多时楼里同时住了22人,大家互帮互助、和谐融洽,享受着“无限好”的夕阳时光。

近些年,有些老人离世,有些老人不得不住进医疗条件更好的护理院。而入住者越来越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门口”的为老服务逐步健全,老人已经有了更多去处。

曲终人散,佳话流传。粉刷一新的老楼,正迎来新的生机。

“众筹”买楼

眼前的浦逸敏,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一头银发打理得整整齐齐,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容。

20多岁时,江阴人浦逸敏来到上海谋生,退休前是基层医院的一名医生。医者仁心的她,数十年来保持着吃素的习惯,也由此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大伙儿经常聚到一起。

“既然这么谈得来,不如住在一起养老好了。”看似玩笑的建议,其实不少人都记在心上。有的老人觉得,自己吃素,和家人的口味对不来;有的老人想把本就不大的房子腾出来给小两口住;更多人是因为儿女都忙,自己在家也无人陪伴……

“真能住一块儿就好了。”浦逸敏也这样想。

1998年的某天,老伙伴带来消息,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132号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搬迁,两层小楼空出来了。“能不能就买下这幢楼?”大家提议,请文化程度最高的浦逸敏去和对方谈谈这事。

听说老人买房是为了养老,农村信用社非常理解,“谈判”顺利进行。1999年元月,双方签订协议,总面积约200平方米、造价超过6万元的小楼,算上折旧,最终以5万元的价格将使用权转让给老人。

消息传开,大家热情高涨,5元、10元、100元,最多的一笔超过3000元……记者在当年账本上看到,共有230余人次参加了“众筹”。“很多老友其实没有入住需求,只是为了献份爱心,帮我们实现这个心愿。”入住老人陈季芬说。

小楼买下了,很快迎来一位又一位入住者,一段“互助养老”的时光开始了。怀揣美好愿望,老人们将小楼起名“慈舟养老院”。

“抱团”养老

木质地板覆盖了原先的水泥地;楼梯加装了扶手,卫生间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健身器材、电视、录像机一应俱全……老照片里,“慈舟养老院”的生活条件并不比外面的差。

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养老院,没有院长、没有护工、没有厨师,一切都要靠老人们自己——你帮我,我帮你。为此,住进小楼也有要求:生活必须能自理、吃素、每月交100元水电费。

陈季芬回忆说,最多时小楼同时住了22位老人,虽然人多,却相处融洽,几乎没有发生过争吵。“我们轮流做饭;公共区域卫生也轮流打扫,就像小学生‘值日’;有人身体不舒服,大家会一起照顾。门口还有一片菜地,种了黄瓜、西红柿、茄子、丝瓜等很多菜,实在没有的,就结伴去村口买,另外子女们也会送些来。”

入住老人徐凤英的女儿张琴就经常带着菜或生活必需品来看望老人,并帮助做些家务。“妈妈就喜欢这里,说这里的老人都不爱计较,过得很舒心。生病了我们把她接回去,病好了就吵着要回来。”

回忆过去,浦逸敏很感谢葛隆村村民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大都是外村甚至外区过来的,但村民没把我们当外人,瓜果蔬菜熟了,会给我们送点,年轻人会帮我们扛米面、柴火等重物。我们还遇到一个做窗帘生意的老板,自己掏钱帮小楼重新装修了窗户。这些善事我们都记着。”

村民尊重老人,老人也回馈村里,并从中收获一份尊重。浦逸敏干起本行,每周都会去村里的药师庙,为村民免费量血压、针灸、检查一些小毛病;村里的小孩也喜欢和老人们玩,小楼成了他们放学后的临时“托班”……

再迎生机

没有人敌得过年岁的增长和疾病的来袭。十几年间,“小老人”逐渐高龄,其中有的离开了人世,有的身患疾病或自理能力变差,不得不转入条件更好的护理院。与此同时,“家门口”的养老院多了,居家养老条件也在逐年变好,没有新的老人再来联系浦逸敏,小楼也就到了“退休”的时候。

2015年夏天,徐凤英老人再次摔倒,张琴实在不放心让母亲回到小楼,选择入住了一家老年康复中心。徐老的搬离,终结了“抱团”养老的时光。2017年,在小楼独自居住两年后,浦逸敏也因身体原因离开,入住上海嘉定双善养老院。

该怎么处理这幢楼?浦逸敏认为,当时是很多人共同买下了小楼,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以后也不应该被个人占有。“仔细想想,你只能把它捐给集体,让它为老百姓服务,去发挥更大的价值。”

200平方米的小楼,按上海现行市价,已超过500万元,但就像当年买楼一样,浦逸敏捐楼的提议得到了老伙伴们或其家人的一致同意。

“我们很支持老人的决定。这些年来他们好几次为地震灾区、留守儿童、身边的困难家庭捐款,房子更是带不走的东西,他们一定会把它留给更需要的人。”张琴说。

今年6月,葛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学锋代表葛隆村,郑重地接受了老人们的房屋捐赠。大家一起在小楼门前合影时,浦逸敏对陈学锋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定要让这幢楼继续为村民服务,这也是我们向葛隆村表达的最后谢意。”

目前,居住在葛隆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500多人,全村现建有一处日间照料中心。陈学锋说,葛隆村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初步考虑把这幢楼改造成有助餐服务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同时,会把一个房间还原成老人互助养老时的样子,作为小型展示馆,留下温情回忆,铭记老人善举。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近年来,上海着力推动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充分、平衡发展,提出“到2020年,农村每个街镇至少建有1个标准化养老院,纯农地区村组睦邻点实现全覆盖”等多项具体目标,并强化考核机制,确保任务完成。

“谁都希望养老不离乡邻、不离乡音,好在现在养老院、睦邻点都离家不远了,还可以叫护理员上门服务,再像之前那样选择‘抱团’养老的肯定就少了。”陈季芬说。

但“抱团”养老的实践却带给基层干部诸多思考。外冈镇党委书记李雪表示,浦老他们之所以有较强的幸福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邻里互助的过程中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硬件提升以后,农村养老还要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上下更多功夫,带给他们更高质量晚年生活。”(记者吴振东、潘旭)


编辑:邱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