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港齐飞 道路纵横 轨道成网 公交优先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初步形成!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20-07-23 09:48
坪山新闻网
分享: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特区报记者刘羽洁摄

2015年12月30日,深圳福田火车站正式通车运营。深圳特区报记者吴铠峰摄

大运综合交通枢纽施工一片热火朝天。深圳特区报记者刘羽洁摄

原标题:双港齐飞 道路纵横 轨道成网 公交优先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初步形成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徐兴东)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开始炸山填海建港口,掀起了经济社会建设热潮。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的深圳港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世界知名集装箱港口,成为华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门户。

路通财通,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在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历程中,交通运输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现在,深圳已经构建起海陆空铁齐备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深圳港成为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快速发展,物流产业成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公路铁路枢纽基本建成,公交都市建设国内领先。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交通运输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但是没条件解决的难题,超前谋划未来城市对外大通道体系,进一步优化干线路网规划布局,深圳面向新时代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框架初步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

构建一体化

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为保障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深圳市一直在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方面不断探索、先行先试。1984年,深圳市率先进行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设立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将陆、海、空、铁各种运输方式及邮电通信管理协调职能集中于市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198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更名为深圳市运输局。2001年,又调整设置为深圳市交通局。

2009年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为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路网体系和特区内外交通一体化建设,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畅通,整合市、区两级的交通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责,组建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的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城一交”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2019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更名为市交通运输局。在局机关优化设置路政处等部门,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和港口航运发展、道路货运安全监管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交通执法机构建设,强化行业管理与综合执法的有机融合,为在新时期新起点上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运行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海陆空铁

对外大通道体系加快建设

深圳发展初期就注重对外通道建设,最早就从蛇口炸山填海建港口开始,拉开了深圳港口建设的序幕。如今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深圳港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世界知名集装箱港口,是华南乃至全国最重要、最具规模的对外贸易门户。目前,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2.58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增至2577万标准箱,已经跃居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首选港。截至2020年二季度,深圳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19条,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1991年开航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也快速发展,客运航线网络通达国内外190个城市,累计运送旅客超过5.6亿人次,成为经济特区连接世界的窗口。通航以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民航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特别是2016年以来,深圳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开通连通欧美澳等地的空中客货运输航线,打造面向亚太、辐射全球的客货运输网络。截至目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5000万人次,客货运业务排名均跻身全球机场前30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覆盖亚欧美澳非五大洲,国际客运航线已经通达全球60城。

铁路一响,黄金万两。截至目前,深圳已经有广深港高铁、厦深铁路、广深铁路和穗深城际铁路等6条铁路,总运营里程约为193公里,日均旅客发送量22.37万人次,日均货物发送量3197吨。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高快速铁路118公里,12小时铁路圈已经覆盖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和华南。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已经获批,正在加快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融合发展,规划新增赣深铁路、深茂铁路、西丽至光明城铁路、深汕铁路约162公里。今年上半年,穗深城际铁路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开工建设,下半年深圳计划还有5条城际铁路项目陆续开工。

40年前,深圳仅有公路721公里,路面多以碎石和沙土为主。在40年的发展中,深圳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路网,规划“十横十三纵”高快速路网体系。截至2019年底,深圳管养道路总里程806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4公里/平方公里。深圳高快速路建设全面铺开,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惠盐高速等一批国家干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外环高速、深中通道加快建设,全市已建成高快速路552公里,在建高快速路158公里,168公里正在前期规划设计。深圳还在加快高快速道路复合化建设,探索地面及高架干线道路下沉改造,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助力经济社会全面腾飞。

城市公交

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超大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涉及到市民群众日常出行的民生实事。深圳正在全力构建轨道交通为主体、多元公交为辅助、适度竞争的一体化公交客运网络,持续加大轨道覆盖,优化整合公交,加快出租车改革,提升慢行交通品质,促进多网融合、有机衔接,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深圳公共交通系统日均客流量已经达到1105.58万人次,高峰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2.6%,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目前,深圳全市有常规公交线路901条,线网总长度达到3321公里。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调整公交线路成为深圳市每年必办的民生实事,从2013年至今已经累计调整1209条公交线路,解决出行热点和覆盖盲区693处。深圳还不断优化公交站点设置,全市共设置公交站11087个,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6.06%。

为了践行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圳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全面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电动化。现在,全市共有纯电动公交1.6万余辆,纯电动出租车2.1万辆,配套建设公交充电站326座、5519个充电桩。全面电动化还解决了深圳出租车“红的”、“绿的”同城不同价的问题,并推进巡游出租车智慧化服务的不断提升。

深圳于2004年开通首条地铁线路,经过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持续建设,目前深圳已经有8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304.3公里,2019年日均客流量达到557万人次。深圳还在加快推进地铁建设,今年地铁6、8、10号线等线路将建成通车,届时轨道交通网络将覆盖全市主要客运走廊,支撑全市公共交通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圳交通发展大事记

1.1984年,设立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

2.198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更名为深圳市运输局。

3.1991年10月12日,深圳机场正式通航。

4.1991年,为适应港口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单独设立深圳市港务管理局,港口管理职能从市运输局划出。

5.2001年,组建深圳市交通局,加挂港务管理局牌子,将市公路局明确为市交通局直属管理的二级局。

6.2004年12月28日,深圳市第一条地铁线路正式开通运营。

7.2007年开始,深圳港与国际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至今已成功签约26个国际友好港。

8.2009年7月,组建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市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管理、执法。

9.2016年,国家“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明确了深圳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

10.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

11.2016年,深圳市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12.2018年,深圳市被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公安部确定为首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13.2018年,深圳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14.2019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更名为市交通运输局。

15.2019年,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16.2019年,“深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7.2019年,交通运输部将深圳市列入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

18.2020年,深圳市获评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十八大以来深圳交通新作为

1.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从1991年通航以来,运输旅客已超过5.6亿人次,国际航班通达全球60个国际城市,与全球五大洲实现了紧密连接。2019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大关,达5293.2万人次。其中,国际客流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25万人次。据统计,2019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从全球第32位跃居到第26位,前进幅度全球最大。

机场是城市的窗口,航线是连通的桥梁。2016年1月27日,南航深圳至悉尼航线开启了深圳与欧美澳区域的重要连接,国航、深航、海航等航司纷纷发力。截至2019年12月底,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覆盖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五大洲。

2020年3月17日,总投资达123.3亿元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陆域工程开工建设,这是继此前卫星厅动工后,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启动的又一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可满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届时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可容纳的国际航线和国际旅客将再上层楼。

2.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面电动化

2017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宣布全市已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除保留400辆非纯电动车作为应急运力外,全市专营公交车辆已全部实现纯电动化。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特大型城市中,首个实现公交全面纯电动化的城市。2019年1月2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宣布,全市纯电动出租车比例达99.06%,基本实现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这意味着深圳成为全球首个公交车和出租车基本实现全面电动化的城市。

作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13个试点城市之一,深圳从2011年开始,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车辆。纯电动公交及出租车的大规模推广使用,也带动深圳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深圳还在全力推进网约车、物流车等营运车辆电动化。

3.物流业成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已成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行业规模看,2019年全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739.82亿元,同比增长7.48%,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为10.17%,连续六年保持在10%以上。从行业效率看,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123.67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增速持续下降,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果。

深圳物流业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一大批物流领军和创新型企业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坚实主体。截至2019年底,我市获得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在有效期内的共103家,共有怡亚通等8家上市企业;越海全球等4家物流企业入选全球创新型企业500强。

下一步,深圳将重点突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创新、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创新、深港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创新、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创新四大领域,促进空港、海港、信息港高效联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汇聚,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物流枢纽城市。

4.智慧交通引领管理服务手段创新

市交通运输局以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为主线,逐步实现了对海陆空铁各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管理,以信息化智慧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将深圳打造成为全国智慧交通发展的样板城市。

深圳智能交通建设了近60个信息化系统,建设了一套由54条光纤总共1086公里覆盖全市的交通业务骨干环网(主干带宽100G),连接全市交通运输办公点及行业企业、全市各数据共享单位;整合汇聚了公路、水运、公交、轨道、出租车、深圳通等29类81项交通行业数据,其中包含15.1万辆营运车辆GPS数据,2.2万路视频;打通规划、环保、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水务、气象等单位数据交互渠道;强力推进交通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打造智能交通发展的“深圳质量”。

未来,深圳将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为中心,加快新一轮智慧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智慧出行、一体化管控平台等先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智慧交通发展的样板城市。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