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国际视野、后浪力量…… 坪山文化智库热议文艺精品创作
来源: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0-06-08 09:38
分享:

坪山,有高品质的文化聚落,高端的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

坪山,有美丽的马峦山、坪山河;

坪山,有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大万世居、龙田世居……

近年来坪山的文化发展用

“让人眼睛一亮”来形容并不为过

自然的禀赋和硬件的提升

实现了文化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今年,坪山区出台《关于实施坪山区文艺精品创作促进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结合文艺发展实际,汲取智库专家在全体会议中的重要意见建议,在全市率先提出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的指导性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坪山文化开始了第二次飞跃的步伐。

《意见》中提出实施文艺精品引领计划、文艺品牌创新计划、群众文艺创作繁荣计划、艺术驻地创作计划、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计划、文艺创作基地培育计划、文艺社团品质提升计划、文艺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国际化城区文化推广计划、在地文化挖掘传承计划等十大实施计划,并形成系列配套扶持办法,形成全面的“1+N”政策体系。

有了政策,怎么做就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6月6日,坪山文化智库2020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题研讨环节,“坪山文艺精品创作的特色和路径”就成为了智库顾问和专家们热议的话题,围绕着政策落地,“本土资源”、“国际视野”、“后浪力量”、“集聚”和“积累”成为大家聚焦的五大关键词。

《意见》提出实施文艺精品引领计划

创作出展现坪山风土人情

传唱度极高的歌曲

活跃在国内外大型艺术表演场合的舞蹈

具有先锋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以及

记录创新坪山发展历程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

而在实施在地文化挖掘传承计划中,《意见》提出深入挖掘坪山在地最生动、最鲜活、最富有生命力的题材,通过口述史、纪录片、公益宣传片、歌曲、影视剧等多种形式,推动以东纵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客家围屋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马峦山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及创业创新等主题创作生产与传播,完成由题材素材向优秀作品的转化。

坪山拥有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

创作文艺精品要充分发掘本土资源

得到了智库专家的广泛认同

“一首《成都》

能将一座上千年的城市再度唱响

成为闪亮的标签

资深文化评论员,深圳追光文化总经理王俊认为,坪山可以发掘本土艺术家创作的、带有本土文化标签的展览、作品、戏剧、电影、电视剧。这就需要培育本土的艺术家,培育本土的文化作品,培育本土的原生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自然建筑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王明贤表示,文艺精品可以从一个小切口进去,一个很小的点就很能打动人心。文艺精品要有一个大文化的观念,包括美术、歌曲、建筑,要有开明的态度,开放的心态。

“文艺精品创作要实现弯道超车,要把文艺作品和坪山的元素结合“,出版人、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建议做好坪山元素整合的工作。

文化学者,深圳海天出版社副社长魏甫华表示,文艺精品项目如何落地非常重要。坪山本土的历史、自然、人文是很重要的,是对坪山本土的文化归属,这是一种研究方式。

《意见》提出

实施国际化城区文化推广计划

围绕“越坪山越国际Live Local Live Global”主题,打造国际文化传播品牌,向海外推介坪山形象。与专业机构合作,举行特色活动或开展年度文化活动。

开展“微聚坪山Virtual Pingshan”活动,邀请国际大V深度走访坪山并从访者的角度输出聚焦“创新坪山”的优质内容,以Vlog、文图等形式,多渠道开展国际文化传播。

“国际化“的文艺精品创作

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

文化学者,深圳海天出版社副社长魏甫华表示,文艺精品作品要面向更大的国际市场,真正驱动文艺精品流行的群体是市场化的,尤其是在线上,从这个逻辑,从语言、视野、思考工具里实现生产。


最近,“后浪“已经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流行语,它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认可、赞美与寄语,“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意见》中提出

实施艺术驻地创作计划

鼓励艺术家、策展团队、艺术院校师生等进行驻地创作,提供创作场所、经费补助、展示平台等实践空间和相应保障。支持艺术家和策展团队充分挖掘融合在地艺术元素进行主题创作,集中专业力量打造公共艺术精品。

鼓励高校艺术生开展暑期实践创作、专业课题研究或毕业设计。探索实施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支持国外艺术家驻点考察、创作。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驻地艺术实践项目,扶持培育发展艺术驻地组织机构、管理团队。对驻地过程中创作生产的优秀艺术作品,支持就地举办艺术展览,或者以协约的形式长期落地。力争每年推出系列优秀驻地作品展演展映展播展览活动,推广驻地创作成果。

“给后浪机会”

这是艺术创作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这也引起了与会专家广泛共鸣

文化学者,《今日中国》(繁体版)执行主编金敏华表示,文艺精品创作也是一个发掘人才的过程,重视年轻力量的培养,艺术家驻地创作可以吸引青年艺术家和学生。坪山可以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吸引一些国际年轻艺术家与坪山实现互动。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深有同感,他表示,可以把这种包容和创新的氛围传承出去,吸引青年人来到坪山进行创作。

“坪山文化与传播已经实现多点爆破

现在需要把思路聚焦到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

这个需要大家共同设计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胡洪侠表示,坪山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多元开放,将资源汇聚聚焦到一个点。文化发展绝对不是单纯的项目,也不是某一个领域的项目。它一定是适应后疫情时代变化的新形式的跨界,一定是艺术的、生态的、自然的、生活的、技术的。


《意见》提出

实施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计划,遴选引进取得突出成就、具有重大影响力、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设立工作室并担任主持人。

实施文艺创作基地培育计划。整合利用坪山美术馆、雕塑园、墨香荟、坪山大剧院等艺术阵地,实现每年认定和发展一批具有集聚性和示范性的重点文艺创作基地。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之一,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建议,文艺精品创作需要积累,可以有一个更加宽泛一点的计划,积累可以形成文艺精品。可以设一个文化奖项,对坪山文化精品创作起到促进作用,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形成更好的效果。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