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频道中心>坪山日志>

好方案:《坪山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05 15:46 坪山新闻网

一、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强化社区党委在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党委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动员群众的群众工作能力。持续优化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机关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有序发挥作用的“一核多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形成社区党委核心引领、群众全员参与的社区基层治理格局。

二、推动社区党群服务提质提效。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所纳入百度、腾讯、高德等数字地图,为群众出行办事提供便利。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设立服务窗口和安排服务专员,把党建、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司法、人力资源、群团组织等各种服务资源集聚到党群服务中心,做到服务有专人、办事有专窗。落实党群服务中心“早九晚九”要求,全年不间断为群众提供服务。由社区党委牵头,有机链接统筹各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党建、科普、志愿服务等各类社区便民活动,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三、健全基层协商议事制度。加强街道对本辖区协商民主的统筹协调,围绕本辖区城市规划、工程项目、重大公益事项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等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协商。加强社区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协商,推进企事业单位协商共议涉及企事业发展和员工权益方面的重要事项,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服务和城市治理。推行非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及党员参加社区“两委”选举,提高在社区居民议事会等社区议事机构的成员比例,扩大参与社区协商范围。健全来深建设者参与基层协商议事制度,增加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中来深建设者的代表(委员)名额和比例,鼓励非深户职工参加基层工会选举及担任基层工会领导职务。

四、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雪亮工程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为牵引,以基层综治中心为依托,完善街道、社区综治维稳机制。加强公用设施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护路护线联防、校园和医院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科学完善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和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政府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群防群治参与治安防控力度,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平安创建中的作用。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救济制度,通过购买服务、提供公益性岗位、治安保险、举报奖励等办法,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积极性。

五、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化解在基层。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完善群众建议征集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机制,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建设,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制度。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发挥基层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激发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政府转移职能。整合政府扶持资源,高标准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政策优惠、项目资助、资源对接、人才培训、拓宽筹资渠道、入驻孵化基地、场地租金减免等方式,鼓励、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心理健康、矫治安帮、法律援助、纠纷调处等领域开展服务,培育一批在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会组织“红黑名单”制度,完善行政司法监管、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组织自律、党组织保障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

七、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健全基层党委和社区共治的制度架构和权责清单,确保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全面深化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深入推进法治街道、法治社区建设。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法治宣传,重视社会领域的普法宣传,聚焦社会治理的突出领域和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事项,把法律政策宣传到基层群众。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政法网、执法监督平台、公共信用平台等建设,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八、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美德义行善举,加大对失信失德失范行为的曝光力度,以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推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倡导社区自治理念,发挥自治章程、居规民约在社区治理的作用,用公序良俗的力量规范社会行为。

九、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深化“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以基础网格为基本单位,以人口、法人、房屋、通讯和事件“五码关联”的块数据智能底板为支撑,应用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标准,构建覆盖区、街道、社区的智能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网格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统筹基层各类网格,建立社区基础网格和专业网格无缝衔接机制,构建条块结合的立体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政法网、“雪亮工程”、公共信用平台以及执法监督平台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大数据建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十、加强“诚信坪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构建“诚信坪山”为主线,推进信用制度建设,推进信用平台建设,实施强化标准建设、细化数据归集、优化业务流程、深化应用挖掘、实化信用奖惩等举措,加强对“红黑名单”的认定、管理及应用,积极探索“文明诚信分”试点应用工作,大力营造崇尚诚信的法治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生态。推进执法监督平台建设,加强与公共信用平台的数据融合与共享交换,形成执法信息电子化长效机制,实现全面有效的联合监管预警奖惩机制。

十一、健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按照“一中心多站点”的心理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思路,加快街道心理服务站和社区心理服务点建设。发挥综治中心的平台作用,网格化管理的底座作用,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渗入基层,基层综治中心等要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联合卫健、民政、公安等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同时开展预防性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性工作,推进社会心理服务源头治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二、以点带面提升街区品质。通过示范路、特色街创建工作,打造“一街一品”,从而形成特色街区中心,并以点带面带动街区面貌、社会形态、商业形态方面实现整体提升。推进无烟街道创建工作,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监控力度,提高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探索创新基层控烟工作模式,营造绿色生态、文明健康的基层社区生活环境。推进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探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确定分级分类评定等级并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健全食品“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食品生产经营者联合惩戒力度。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