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工程建设问需于师生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日期:2019-11-20 09:42
分享:

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综合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左侧),右侧施工区域为行政楼和会堂。

项目组在施工现场。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今年,位于坪山区的深圳技术大学,迎来了首年独立招生的800余名新生,为这所争创国际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的新生漫步在已投入使用的深圳技术大学校园(一期)公共教学楼、北区宿舍、北区食堂之间,而在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的校园另一隅,机器轰隆,塔吊林立,挤满了忙碌的身影,图书馆、体育馆、六大学院等建筑正拔地而起。

1

首创“空中大学”便利师生出行

随着深圳技术大学(一期)I标段大部分建筑投入使用,意味着深圳高等教育又添一“生力军”。作为深圳建设的创新型应用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自立项起就备受关注。

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位于深圳坪山区石井街道田头片区,项目用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共分为四个总承包标段,计划于2020年底完工。2016年11月1日,该项目移交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建设,负责项目建设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住宅工程管理站迅速调派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精兵强将,成立了一个人数达14人的“超级项目组”,包括项目主任任展,项目副主任曾维迪、贾翊铭,土建工程师邵忠安、刘天奇,机电工程师吴林峰、戚雨峰等。作为市住宅工程管理站在建的第二大项目,深圳技术大学(一期)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大业,关乎祖国未来,高校工程建设更不可掉以轻心。在项目建设之初,项目组就明确了一个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项目服务,为校方服务,为学生服务。

建筑体量大、建设难度高,是项目副主任贾翊铭对这个项目的直观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位于坪山区田头山下,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横跨几条市政道路。

为了在这错综复杂的地块中建一所对标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历经数次研讨修改,最终确定了“空中大学”的总体设计。“‘空中大学’的校园整体设计在全国高校建筑中属首创。”贾翊铭说,该设计方案不仅能集约用地,与外部市政道路有机结合,而且能有效保障师生出行安全与便利。

“空中大学”即以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等功能区为核心,以“科技轴”和“景观轴”为纵横轴线,“科技轴”连接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六大学院教学楼,“景观轴”连接学生宿舍楼、人工湖等生态景观区域,打造一个7米高双层步行体系,全程近10公里长,利用“空中连廊”连接整座校园,而“空中连廊”下方市政道路“毫发无损”,车辆畅通无阻。

2

“全穿插施工”等管理模式保障工程优质建设

2018年5月,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I标段施工总承包单位开始进场施工。今年9月开学,项目I标段的公共教学楼、北区宿舍、北区食堂、校医院等大部分建筑已投入使用,建成面积约20万平方米。项目I标段总建筑面积达28.5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全部交付使用。“相当于我们花不到两年的时间建一所北理莫斯科大学,而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建设花了3年。”项目主任任展如是说道。

回想刚接手这个项目时,任展的第一反应是项目建筑面积大,工期又太紧。“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建设模式,项目根本无法按期完成。”任展和项目组成员清晰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项目组充分发挥“政策先行”“全穿插施工”“样板引路”“2020先进建造体系”“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等先进管理模式,确保工程如期交付。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20万平方米的校园建设,秘诀之一在于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全面运用工业化全穿插施工组织体系,做到各工序专业高效、高质量、高精准穿插施工。何为全穿插施工?任展打了个比方,一般建楼都是先建完主体结构再做内部二次结构及精装修,而全穿插施工则是各工序建设并联化。例如当一栋楼主体结构建到20层时,一层精装修建设已近乎完工,如此一来既能进行高品质施工,又能保证工期进度。

说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却十分考验项目组的统筹管理水平。“如同交响乐演奏一般,我们充当着指挥家角色。”任展说,为了避免不同工序串联施工“打架”,需要项目组拿稳“指挥棒”预先做好缜密的施工管理策划,同时做好现场协调工作,项目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千万不能乱”是任展对项目组成员的要求,目前该项目其余三个标段的建筑均采用全穿插施工,对于项目组来说是一场持久的考验,但他们信心十足。

3

打造“智慧校园”为师生服务

深圳技术大学(一期)新启用的公共教学楼,蕴含了不少“黑科技”:公共教学楼的所有教室都拥有门禁系统及电子班牌系统,按照课表对师生进行门禁智能化授权;公共教学楼内除阶梯教室外,均装配了交互智能平板屏幕,交互智能平板兼具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视频会议终端等多种功能;所有的教室都装有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能实现考勤管理、信息发布、预约管理、空间使用状态管理、服务跟踪、门禁管理以及使用分析等功能。

为了实现校园智慧化建设,项目组可谓煞费苦心。据机电工程师吴林峰介绍,一般项目机电工程只做安置灯管、预留线口等基础建设,但考虑到深圳技术大学定位和校方实际使用需求,项目组数次与校方沟通,为校方量身订制了一套“楼宇智控”系统。

简单来说,“楼宇智控”除了帮校方搭建门禁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计费系统等智慧化设施外,还将这些系统各自分散的数据集纳在一个“总控室”平台,方便校方进行分析管理。“比方说某个教室这个月用了多少度电,某个宿舍空调24小时没关,我们都能生成数据。”吴林峰说道。

在参照国际一流大学建设后,深圳技术大学设计成开放式校园,不设置围墙。在提升校园美感和开放度的同时,对校园安保也提出了高要求。机电工程师戚雨峰介绍,考虑到安保问题,项目在教学楼、宿舍等区域通道口实现监控全覆盖,师生须刷卡进电梯、进教室,空中连廊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多措并举保障校园安全。

4

精准服务助力校园“高精尖”建设

深圳技术大学办学坚持为产业需求设立专业,力争为深圳乃至广东补齐高层次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短板。正因为如此,深圳技术大学的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尤为关键,建设难度也比想象中大。

据介绍,该项目实验室总共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实验室类型各异,建设要求更是不尽相同,这就使得我们在建每间实验室时一定要和实验室教授沟通,深入了解教授对实验室的使用需求。”曾维迪说道。

就拿深圳技术大学激光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来说,目前我国“高精尖”激光实验室仅三家,由于实验室涉及各种精密仪器使用,对建设要求尤为苛刻,这让从未接触过激光实验室建设的项目组无从下手,怎么办呢?没干过那就借“他山之石”,为此项目组邀请了国内先进激光实验室专家进行全过程专业咨询,通过专业咨询将实验室教授的需求一点一点转变成现实,以盼日后这些实验室里能开出“科研之花”。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项目上并不少见,项目组不断追求“精准服务”,充分考虑校方和广大学生的使用需求。深圳技术大学的校园建设“黑科技”满满,设施完善,将助力深圳技术大学学子在此收获“人生金钥匙”。

(杜婷/文杨少昆/图)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