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

《坪山区客家围屋历史建筑修缮导则》发布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日期:2019-11-13 09:24 坪山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余俊杰)为深入挖掘坪山区客家围屋文物建筑的价值,加强文物修缮保护,传承文物建造技艺,延续传统历史风貌,增强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同济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深圳市坪山区客家围屋历史建筑修缮导则》。日前,修缮导则荣获“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坪山区是客家文化繁衍、集聚、兴盛的区域,留存了大万世居、龙田世居、洪围、新乔世居、庚子首义旧址等丰富多样的客家围屋文化遗产,其年代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丰富,是深圳文物建筑中的重要类别和代表。

为保护好珍贵的客家围屋文物建筑,修缮导则根据文物价值及现状,提出维护、修缮、修复、改造及抢险加固五类修缮保护方法。

修缮导则把环境整治作为基础,修缮保护天井、天街、月池及禾坪,在保持其公共空间环境无杂乱堆砌的同时,对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客家围屋院落、屋顶、墙体、木结构、大门、门窗、铺地、装饰与色彩、古井等组成部分是修缮保护的重点,修缮导则一一对应列出修缮保护方式,倡导遵从传统工艺与形制,保持原有的建筑结构体系和历史信息。

从传统工艺与材料来看,客家围屋的建造技法高超,显示了先人实践中积累的高度智慧。修缮导则提出,在修缮保护中应选择正确的修复方法,应尽量保留原有构件和结构,优先使用传统技术材料,探索接纳有利于客家围屋古迹保护的现代技术与方法。

据悉,《深圳市坪山区客家围屋历史建筑修缮导则》将作为修缮技术指引发挥作用。下一步,坪山区将组织开展专题解读宣讲、史料研究、图片展览、专家驻点指导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修缮导则的衍生价值。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