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融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9-08-14 10:40
分享:

今年7月19日,第三届全国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举行了“心关爱·进百城”心理公益工程第二批12个合作单位签约仪式,坪山区委政法委作为我市唯一单位现场签约,并分享了社会心理服务“12345”体系建设经验。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荣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获评2019年“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率先构建区级社会心理服务“12345”体系、唯一在全市持续探索“民情+治理”的基层自治路径……一个个沉甸甸的国家级大奖,一项项精彩的创新案例,创新坪山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在前列。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坪山区委政法委以“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的标准,积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创新探索“法治”“智治”“心治”“自治”等“四治”融合的具有坪山特色、时代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坪山样板”,为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营造安全和谐的城区综合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以“法治”为保障,持续擦亮“诚信坪山”品牌

诚信建设没有终点。坪山区委政法委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构建以执法监督为核心的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持续擦亮“诚信坪山”品牌。

高位推进,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坪山区推动诚信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制定实施了《坪山区“法治城市示范城区”建设实施纲要(2017-2020年)》,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领域最突出问题,以获批建设我市首批“文明诚信积分”试点区为契机,相继成立坪山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等机构,并先行在城管、卫计等政务领域试行执法数据电子化。目前,坪山全区党政机关100%纳入信用平台,实现了对行政奖励、许可、检查和处罚等行政行为的全流程监管。

强化应用,主动构建公共信用信息运用新机制。坪山区探索建立一套“1+2+4”全流程公共信用管理制度,整合一张归集15个应用类别、154项具体应用的信息应用清单,搭建一个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广东省首个获国家信用中心授权关联接口的区级单位),成立全国首个公共信用社会治理体验馆,努力打造以执法监督为基础,公共信用信息为核心,“信用监管+联合奖惩”为手段的区级应用平台。

深化改革,全力打造信用法规制度体系。坪山区在全市首创风险信息分类,促进信用信息风险防控精准化,严格划分信用类别等级,促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化,各部门跟进核查、监管,核查率达到了10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坪山区委政法委所申报的“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项目,荣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成为深圳市首个获此殊荣区级项目,“诚信坪山”熠熠生辉。

以“智治”为引擎,全力保障“平安坪山”建设

“雪亮工程”,是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新的发力点。坪山区委政法委积极会同区有关单位,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智能治理深度应用,创新“AI+视频”社会治理应用系统,用科技手段为社会治理工作“赋能”,全力保障“平安坪山”建设。

——依托“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搭建“雪亮工程”实战平台。推进“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综治、信访、维稳、城管、劳动等业务职能部门,在“综治中心”实行坐席制管理,建立实体化运转机制;推行“集中接待、统一批转、归口办理、协作配合、限时办结、跟踪问效”工作模式,实行制度“上墙”,做到高效指挥、功能齐备、规范运作、科学运转。

——组建“AI+视频”联合实验室,探索城市治理中应用创新。引入专业视频厂家组建“AI+视频”联合实验室,建设视频资源智慧管理平台,重点开发视频智能解析应用,推进“河道漂浮物”“内涝排污”“交通拥堵”等27种视频检测应用开发建设,打造“AI+视频”在城市管理治理领域应用创新的“坪山经验”。

——整合“横纵双向”视频监控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数据共享应用。采用视频资源智慧管理平台与雪亮工程视联网平台相融入的模式,有效整合全区各类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推进视频联网和共享,建立健全全行业的视频共享机制。

——实行“人+科技”规范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消除防控盲区和空白。实行“政法委+综治成员单位+N”网上联勤联动,按照“人+科技”模式,推进社区网格员和视频监控“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今年6月,坪山再获国家级大奖。所申报的“AI+视频”创新社会治理应用系统项目在2019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为全省唯一获奖单位、全国唯一获奖区级单位。

以“心治”为抓手,先行打造“健康坪山”模式

唯有心安,才有民安。坪山区委政法委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练好“绣花”功夫,将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会治理体系,率先构建区级社会心理服务“12345”体系,先行打造“健康坪山”模式。

——着力强化服务保障。制定下发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等“1+N”文件,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心理服务、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工作机制,推动心理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着力拓宽工作载体。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开展了社会心理服务“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开展热线服务、驻点服务、个案服务、家访服务及特殊群体服务等,确保了重点人群“发现早、服务细、稳控牢”。

——着力建立服务模块。协同区、街道综治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社会组织等平台,建立普及宣传、培训学习、舆情监测、排查筛查、联动服务“五到位”机制。

——着力化解基层矛盾。总结探索出心理服务化解矛盾的“三字经”:接(接纳、接访)、解(解疑、解决)、结(结心、结对);“三原则”(稳、准、快);“四步工作法”(重心理预防、查心理需求、用心理技能、给心理安抚),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创新方式方法。如建立全区首个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室,拍摄全市首部社会心理关爱题材公益微电影等。因创新经验典型,坪山区受邀参加第三届全国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并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分享,并被纳入第二批(共20个)全国“心关爱·进百城”大型公益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落地合作单位。

以“自治”为基础,不断夯实“共治坪山”工程基础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坪山区委政法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切实提高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夯实“共治坪山”工程基础,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党委引领基层社会自治。坚持以“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的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将社会治理工作作为党委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推进。充分调动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开展“挂街联社包居进厂”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持续开展民情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全市唯一连续三年开展“民情志愿+基层自治”创新项目的行政区,坪山区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一套“民情民意+居民自治+政府处理”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处理机制,形成“短消息+专题信息+热点报告”的社情民意搜集上报机制,并建成一支近150人的“特约信息员+专职信息员+民情志愿者”民情志愿服务队伍,有力促使一批群众身边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面对面”主题活动。在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方面先行先试,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市民代表对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实地参观、调研、问诊,带动社会各界代表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治理的动能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广泛遴选社会治理优秀项目库。围绕基层社会自治,破解社会重点、难点、热点、痛点问题,持续开展两届社会治理优秀项目遴选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区基层治理社会参与、专业治理、居民评价的水平和能力。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