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新闻中心>深圳新闻>

想充值?先得关注!不知不觉,我们的手机已“挤满”公众号

来源:晶报 发布日期:2019-07-04 09:54 坪山新闻网

市民要在关注了公众号后才能进行深圳通充值。

几乎没有微信用户能“逃”得过公众号的渗透。

原标题:不知不觉,我们的手机已“挤满”公众号……

晶报2019年7月4日讯“桌上有二维码,请扫码点单。”当你走入餐厅,听到服务生说这句话的频率,是不是比传统看菜单下单的频率更高?当你在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娃娃机前跃跃欲试的时候,一个扫码就能免费抓娃娃的机会,你会不会放过?扫码就能领到免费的化妆品小样,扫码就能送你优惠券,扫码可以使用免费WiFi……当便利享尽,欢乐散去,你是否留意到自己的微信上又多关注了几个公众号?

越来越大的手机内存容量,越来越普及的网络云资源,让人们忽略了,那每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后面连着的各色各样的公众号,正在慢慢“占领”我们的手机,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想要充个值,先得关注公众号

星期五的傍晚六点半,刚刚下班的刘璃跟随着人潮挤上了回家的地铁。在拥挤的空间里找到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后,刘璃习惯性地掏出了手机,打开微信,点开一个个提醒已更新的公众号,浏览今天错过的信息。突然,微信上跳出了一个刚刚更新的公众号“小资生活志”,这名字对刘璃来说十分陌生,点开一看,推文既有医药健康、两性生活,也有商业广告、言情小说,“我什么时候关注过这个公众号?”刘璃皱着眉看了一下公众号的介绍页面,惊讶地发现自己有十多名好友也关注了这个号,她又往上拉了拉推送记录,才发现了猫腻——5月24日前,这个公众号更名前叫做“地铁票自助机”。再往上,可以看到自己几次在自助充值机上充值深圳通的记录。

带着疑惑,刘璃出闸后,特意去地铁站内的自助充值机上进行了充值。这次,当她选择微信充值后,扫了页面的二维码,手机上跳出的竟是提示关注一个叫“交通卡便民终端”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后才能进行充值。刘璃这才慢慢回忆起,最开始,使用自助充值机充值深圳通是不需要关注公众号的,扫码后就直接跳转到了支付页面,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充值前关注了那样一个公众号,而当它神不知鬼不觉地变了身,自己也没发觉,“我和这十多个好友是被‘绑’了又被‘卖’了吗?”刘璃突然觉得有些厌恶。

记者也尝试使用地铁站内的自助充值机进行了深圳通的充值。在选择了微信充值和充值金额后,页面跳出了充值步骤,在二维码下写着“第一步: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刘璃一样,记者也在关注了公众号后才能进行充值。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在二维码无处不在的今天,市民在购物、娱乐、学习等各种场景中,总有各种诱人的原因让人主动或被动关注公众号。比如一些商场中放置的抓娃娃机,只要扫码关注就能免费抓取一两次;部分交通枢纽的卫生间厕纸紧缺,免费纸巾机就十分受欢迎,关注一下就能取纸;不少品牌推出了电子会员卡,想要享受优惠只能先关注公众号注册……

是我们选择了公众号,还是公众号选择了我们

其实,不管是“小资生活志”还是“交通卡便民终端”,这些都只是刘璃手机里关注的264个公众号中的“沧海一粟”。当她第一次打开通讯录的公众号列表看到这个统计数字时,她也吓了一跳,尤其这中间还有不少同样看了名字都想不起究竟是怎么关注上的“陌生面孔”。

但是看着列表中占据大比例的餐饮品牌公众号,刘璃却是了然一笑。作为独自在深圳生活的“深漂”,极少时间下厨的刘璃更多时候选择下馆子。不管是价格实惠的快餐店,还是环境优雅的高级餐厅,刘璃发现越来越多餐馆都开始推广扫码自助点餐,而大多桌角上贴着的二维码,扫描后跳出的都是品牌公众号,顾客需要先关注公众号后,再选择点餐的服务。

先关注,后享受服务,这对刘璃来说,只是多了一个关注的步骤,并不觉得麻烦。但是,这些公众号的“威力”却要在离开餐馆后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来。每天,有些强迫症的刘璃都要手动“消灭”这些公众号上提醒更新冒出的红色数字图标。点开,退出,推送的文章题目就在这不到1秒的时间里扫过一眼,刘璃就知道,哪家餐馆又出了新产品,或者是蹭着最新的新闻热点又送了份“心灵鸡汤”,或者是什么节日要来了,又有新的优惠活动将要推出。

“我居然有两百多个公众号?”打开手机,查看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张远也和刘璃一样吃惊。张远在2012年前后开始使用微信,他口算了一下,平均下来,他每年关注的公众号居然有近30个左右,这个数量超出他的想象。然而,张远却并不是一个痴迷于看微信推文的人。和微信相比,热爱运动的张远平时更喜欢使用一款叫“虎扑”的App,以阅读和体育相关的资讯。“连我这样不怎么看公号的人都关注了200多个公号,不知道爱玩微信的人会有多少。”张远打趣道。

张远关注的公众号,也有不少属于他曾消费过的商家,如餐厅、银行等,有时他会事后取关,但对于一些平时总爱发广告博关注度,却同时提供常用功能的公号,他只能选择保留:“有个快递柜的公号就经常发广告,挺烦人的。但为了收到快递取件码,我只能继续保留这个公号。”只有关注了自提柜营运公司的公众号,绑定手机号,才不会错过快递员发来的取件信息。对于快递柜这样“强迫”消费者关注微信公众号才能使用其服务的戏码,张远感到有些无奈。

渗透生活的公众号靠服务深入人心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而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根据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布的2018微信数据报告,微信月活用户达到了10.82亿。

几乎没有一个微信用户,能“逃”得过公众号的渗透。而人们在这种渗透中,也享受到了信息获取的快捷和网上办事的便利。

从事金融工作的林帆,关注的公众号比刘璃和张远都要多,有473个。这其中,三分之一是他主动关注的,跟工作有关的公众号,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能提供办事服务渠道的政务号。“比如‘深圳天气’,可以关注天气变化,‘深圳居住证’能办理居住证签注,对我来说十分方便。”林帆说道。

随着深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号成了政务服务创新的一个舞台。根据腾讯公布《2018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媒体类帐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整体规模超过2000万,成为无数运营者成长的土壤。报告显示政务及媒体类公众号粉丝总量达到35亿,相当于平均每个微信用户关注2.3个政务号和1个媒体号。

而对于深圳通充值需要关注公众号一事,自助充值机所属的深圳市万通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通顺达公司”)也给出了一个为提升服务的回应。

据了解,万通顺达公司目前在全国近20个城市的地铁和一卡通客服网点全面铺设了2500多台自助售卡充值机设备。万通顺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值机进入地铁站,是深圳地铁、深圳通和万通顺达三方合作的业务。公司于今年开始在充值服务加入“关注公众号才能充值”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运营过程中发现,有些市民在充值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疑问,如充值金额有没有到账、找不到塞钞口或充值过程中不慎把卡拿出等。“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才想着要建立一个线上的回复平台。”该负责人表示,系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客户充值消费的详情推送到客户手机上,后台也可以通过这一详情来判断交易是否完成,是否需要继续向客户提供退款、开票等服务,以此来完成服务的闭环。

对于用户反映的公众号推送广告、公众号频繁改名等现象,该负责人也回应称,这些情况是之前与第三方公司合作运营时出现的。在接到相关的投诉后,该公司立刻终止了跟第三方公司的合作,并且把之前的公众号关闭不再使用。目前,市民充值都只会通过一个官方认证的公众号,而且公司也不会再推送各种广告。

“从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说,我能接受关注这样的公众号。”同样常常使用到自助充值机充值深圳通的林帆认为,虽然公众号在处处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能深入人心的公众号,最终还是要靠服务。

互联网的下半场,优质内容才能留住用户

大量自媒体平台的推出不仅给予内容创作者更多可选择的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对目标受众进行消息推送,也成了许多商家近年来热衷的营销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是大众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商家的品牌形象、会员活动等资讯,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黄玉波表示,因移动互联网崛起而产生的营销方式确实跟传统的广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这些营销方式依然是一种商业传播,通过传播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以及实现销售效果转化。黄玉波认为,新媒体营销的方式比传统广告效率更高,能够更快地找到它的消费者,精准地进行推送。但对于某些商家为了达到涨粉的目的,“强迫”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的行为,黄玉波并不认可。

“这种行为很多时候是违背了营销的一个根本宗旨,它违背了消费者的意愿。”黄玉波表示,用欺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来“涨粉”的营销方式,在现在互联网营销多样的营销方式里,是一个比较“low”的营销方式。黄玉波认为,这样的方式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它的根源在于过去“流量为王”的观点。

“流量是很重要,但在现在这个已经很难用人口红利去获取关注度的时候,用这些强制性的方式就是更不可取的。”黄玉波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暂缓,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经到来。单纯依靠流量吸引新用户的时代日渐式微,再去用这样的方式是得不偿失的。商家应该转变思路,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我们应该用优质的内容和用户去塑造有共鸣的情感,体现良好的价值观,使得用户能够对品牌发生好感。如果以强制关注的形式,即便关注来了,这些用户也没有用。或者是僵尸粉,或者是成为品牌的一个负面力量。”黄玉波说。

晶报记者林菲姚慧苹/文、图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