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缅边境的这座小城 被称为“人类童年的西盟佤部落”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9-06-25 09:48
坪山新闻网
分享:

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永广村一组老组长饿格领在介绍他家新旧房屋及生活变化(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六代房终圆千年安居梦

能住进一幢不透风漏雨、亮堂堂的房子,是西盟县勐卡镇班哲村44岁佤族村民岩东小时候最大的梦想。2015年,他梦想成真。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补助下,他盖起了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家三代搬进了新房。

“小时候,整个寨子都是茅草房。”岩东回忆,茅草房不仅透风漏雨,更糟心的是,每隔四五年,茅草就会腐烂,必须重新翻盖。

茅草房最怕火灾。他清晰地记得,1982年3月的一个下午,因为电线漏电,全村几十座茅草房被烧成灰烬,父亲把他抱到田里才逃过一劫。那天,整个寨子哭声一片,村民家里的粮食、衣服都烧光了,所幸没人伤亡。

佤族属于云南“直过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盟、沧源等地,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千百年来,一代代佤族人都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2012年,西盟还有40%左右的村民住着茅草房。”杨宇说,自2015年起,西盟县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5万余户村民陆续从低矮狭小的“草窝窝”和破旧危房,搬进了漂亮牢固的安居房。

在西盟县脱贫攻坚纪实馆内,杈杈房、茅草房、土坯房、石棉瓦房、空心砖房、砖瓦房,六代房屋的照片被一起挂在墙上,成为佤族居住条件变迁的见证。“老房子基本看不到了,以后我要带孙儿来这里看看。”岩东说。

编辑:郑则彬